经济参考网
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本轮财税体制改革进程评估:2013.11-2016.10
2017-02-08 作者: 高培勇 汪德华 来源: 经济参考网

  (二)扭住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

  其实,从国家治理全局高度布局也好,从发挥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高度布局也好,从全面认知现代财政文明高度布局也罢,本轮财税体制改革大不相同于以往的理念、思想和战略,都可凝结并落脚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一大不相同于以往的改革目标。围绕本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这些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标志着中国财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认识到本轮财税体制改革大不相同于以往任何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非常重要,它提醒我们,面对财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变化,应当也必须以大不相同于以往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将本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评估落实到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进展状况的分析和判断上。

  这意味着,告别传统意义上的财税体制改革套路,紧紧扭住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清晰归结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并由此深入到现代财政制度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财税体制各子领域的具体表现,可能是界定本轮财税体制改革评估标准的不贰选择。

  (三)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

  问题是,该如何理解并把握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

  由上述的讨论可以看到,现代财政制度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立足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而形成的概念。匹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打造现代国家财政的一般制度形态,系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这即是说,现代财政制度的主要立足点是落在财税体制的时代特征上的。它意在强调,只有跟上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现代财税体制而非具有其他别的什么方面特点的财税体制,才是可以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匹配的。一个合乎逻辑的判断便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须从现代国家治理与现代财政制度相辅相成、彼此依存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

  正如当年定位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的国有企业制度改革需要以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作为参照系一样,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参照系,当然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具有现代意义的财政制度一般形态。其中,既有典型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成功做法,也有体制转轨国家的经验教训,更包括中国自身财政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围绕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所积累下的深刻体会。

  正是基于如此的认识,《总体方案》对于现代财政制度做出了如下描述:“建立统一完整、法制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楼继伟,2014)。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现代财政制度基本特征的理论概括。以此为基础,作为本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评估标准也好,作为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标准也罢,均可以也应当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是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是否有利于“维护市场统一”?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是否有利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进一步看,本轮财税体制改革涵盖了三个方面的改革内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它们分别构成财税体制的不同子领域。作为一个整体的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自然要落实到财税体制的子领域,并通过各个子领域的具体特征表现出来。如果把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称之为目标导向,那么,其在不同子领域的具体特征则可以在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的基础上加以归结。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