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台简介: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整合全社力量推动健康中国行动,服务国家战略。“新华健康信息服务平台”是新华社打造的医疗健康领域的全新信息服务平台,致力于服务医药大健康品牌创建进程,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助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推动健康中国行动。 |
第四届进博会将首次设置生物医药专区,进一步聚焦重点发展产业,与广大参展商、采购商共话健康未来,共享进博机遇。
为进一步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将重点推进8项工作。
自2月1日起,包括新增试点在内的27个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省份实现互联互通,启动试运行。
记者调查发现,一次卖卵的价格由年龄、学历、外貌决定,17至28岁的女性卵子价格在一万至三万元不等。引诱女大学生卖卵是整个“黑市”第一步,产业链后端的违法行为更加触目惊心。专家呼吁全面规制依法打击。
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一直在密切关注抗疫进展,并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了樊代明院士。【阅读】
北京市政协委员、首药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军近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专访时建议建设北京原创新药中心。【阅读】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上,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怀着难以言状的感情接受《经济参考报》独家专访。【阅读】
变美,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都颇具吸引力。一份报告显示,男性在变美这件事上更舍得花钱,平均客单价是女性的2.75倍。
2021-02-26 10:39深度
国家药监局日前在就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专项行动相关问题答记者问中透露,已附条件批准我国2个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应急批准5条技术路线共16个疫苗品种开展临床试验,其中6个疫苗品种已开展Ⅲ期临床试验。
2021-02-24 09:54深度
22日傍晚,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的我国西南地区首例安装纯国产第三代植入式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的患者顺利出院,这项技术的实施为中国西南地区重症心衰患者带来了福音。
2021-02-24 09:54深度
专家认为,未来3-5年国内对于生物类似药的临床替代需求将更为明显,建议集中采购应提前开展政策研究,同时充分考虑生物类似药相似性、产能供应稳定性和临床可替代性等特性。
2021-02-10 09:05深度
近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人民卫生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系列教材签约仪式暨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021-02-10 08:50深度
国家医疗保障局1日发布消息称,新增山西、内蒙古等15个省区作为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开展普通门诊费用(不含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试运行。
2021-02-03 10:18深度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明确要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引导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2021-02-03 10:12深度
1月26日,北京市大兴区启动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共设立310个检测点,分布于区内20个镇街以及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2个基地等地区。
2021-01-27 09:02深度
2月23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国内已经连续多天没有新增本土病例,疫情防控整体形势比较乐观。特别是到了三月份春暖花开,疫情会进一步平缓。”
2021-02-24 11:10深度
宋珏娴表示,医疗是民生,神经科又是老龄化社会最热门的医疗科室之一,“创作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向观众展现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对神经内科疑难重症患者的救治”。
2021-01-26 09:51深度
12月18日至20日,以“探讨在新冠疫情下全球器官捐献与移植合作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而奋斗”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在广州举办。
2020-12-23 08:26深度
郭燕红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发展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的问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2020-12-23 08:55深度
侯峰忠强调:“器官捐献移植工作不是简单的医疗行为,也不是简单的社会工作,而是融合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社会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和支持。”
2020-12-23 08:55深度
近日,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保健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为学术支持的《中国健康经济白皮书2019-2020》课题正式发布。
2020-12-02 09:04深度
11月16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应邀来新华社,围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砥砺奋进初心使命”,做了题为《弘扬抗疫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的专题报告。
2020-11-18 09:29深度
10月11日,由中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联合支部、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委员会承办的“生命接力先锋队”走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主题党日活动暨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上线仪式在该校东莞校区体育馆举行。
2020-10-13 22:00深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近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指出, 肠镜等内镜检查的普及率较低,是导致我国结直肠癌高发的主要原因。
2021-02-10 09:07深度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毛以林表示,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疗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深入研究阐析证候本质、中药和方剂治疗疾病作用机制非常有必要,但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2020-11-25 08:42深度
日前,由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老年健康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老年健康蓝皮书:中国健康老龄化研究与施策(2020)》发布会在京举行。蓝皮书指出,未来30年中国人口将进入快速老龄化的关键时期。
2020-10-28 08:13深度
10月26日,黄河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暨2020“探寻黄河之美”启动仪式在青海西宁隆重举行。活动期间,金水宝制药总经理朱承红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
2020-10-26 15:00深度
当前,我国仍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谈及未来疫情发展走势及防控措施,曾光认为,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2020-09-29 17:47深度
每逢夏秋换季,也是胃肠道不适的高发期。专家提示,除注意饮食和保暖外,还需加强锻炼、调节情绪。
2020-09-09 08:23深度
一场大疫,一场大考。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中,医护人员逆行而上,用热血守护人们的生命与健康。一次最美的逆行,让医护人员对于医者的使命,有了更深、更透彻的了解和感悟。
2020-08-19 09:00深度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抗击新冠疫情下,我国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对耐药细菌的管控,把它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0-08-12 08:56深度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业界引发积极反响。
2021-02-24 09:40深度
本文节选国医大师孙光荣先生回复全国中医药优秀人才培训项目学生群内弟子们拜年的春节贺信。信中,孙老谈到了疫情下中医药发展的几点思考,值得一读。
2021-02-24 09:05深度
多位业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应加大对民族医药的挖掘和筛选,加强基础性研究,准确定位,并加大疗效好、适应度高的药物开发。
2021-02-10 08:53深度
目前中医学有两种普遍的临床承载模式,一是医院模式,一是诊所模式。我国历史上很长时期内,只存在诊所模式这一种。随着近现代医院的涌现,医院模式逐渐成为主体,诊所模式成为其补充。
2021-02-10 08:50深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近日发布公告,要求进一步规范“清肺排毒汤”使用及生产。
2021-02-03 10:09深度
据了解,截至目前,大方县食用菌种植共4.7万亩,为了让废弃菌棒处置得当,不产生污染源,大方县食用菌专班将积极协调,打算将岩黄连种植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2021-02-03 09:52深度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中医理论在对人与疾病的认知上,同时具有整体观、辨证观、平衡观和人本观。其中,以整体观为统领,为首要。
2021-02-03 09:48深度
岷县曾是国家52个挂牌督战贫困县之一。这里海拔高气候阴凉,种植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生计,是西北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尤以“岷归”驰名中外,被称为“千年药乡”。
2021-01-27 08:53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