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纪大了子女不在身边
身体不好时谁来照料?
一日三餐去哪里吃?
有哪些活动可以参加?
……
老年人常见的这些烦恼
就是居家和社区养老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
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月2日下午,闵行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推进会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发布会召开。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勤皓,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陈宇剑,区委常委、副区长曹扶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国荣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王观宝主持。
“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区”,
也是全市唯一的试点区。
这是继2014年闵行区开展
“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以来,
又一项全国性试点工作。
陈宇剑在会上强调:
要提高认识、把握机遇,在更高起点上谋划闵行养老事业发展;善作善成、争创一流,全力推进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加强统筹、强化保障,确保全面出色完成各项试点任务。
闵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如何改革试点?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是什么?
你关心的都在这儿——
有目标有任务,时间跨度3年
据了解,当前闵行已经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社会,截止2019年底,闵行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36万,占户籍人口的31%以上,并将随着人口期望寿命的延长与大居人口的持续导入而增加。
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时间是2019到2021年,时间跨度为三年,将实现“六个一”和“五大工作目标”。
“六个一”:即①建立一个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②确立一套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标准;③打造一个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④新增一批家门口的养老服务设施;⑤推出一批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政策;⑥绘制一张覆盖全区所有养老服务设施的养老地图。
到2021年,将建成100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100个老年人助餐服务场所,100个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100个社区老年人示范睦邻点,500个社区银龄之家,500个居村养老顾问点。
养老服务标准发布,涉及24个规范
会议当天,还发布了一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系列标准》,共涉及24个规范。下一步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职能部门开展的监督检查和年度考核,将按照标准组织实施。
《闵行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中,服务规范共13个部分,包含了通则、生活护理、助餐服务、助浴服务等;管理规范系列标准共11个,包含了《安全管理规范》《档案管理规范》《环境管理规范》《服务人员招聘和培训管理规范》等。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标准是上海市第一个区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地方标准,涵盖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的全部内容,对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行为,引导行业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水平,维护接受服务的居家老年人权益具有很大的意义。
实施方案明确,内容干货满满
小编了解到,对应民政部确定的10项试点任务清单,《闵行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也已于近日下发,明确了7大项27个任务,内容干货满满!
推进三种模式
1、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模式。主要是依托邻里中心,嵌入日托、助餐、喘息服务等功能,打造片区级为老服务综合体。这项工作原则上2020年全部完成。
2、机构向社区开放的养老服务模式。今年,全区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必须全部开放;同时要做好对2019年开放机构的工作调研,督促并做好开放指导。
3、互助式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重点发展有乡情的“四不离”农村养老模式,让农民也能够早日享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让农民养老“不离乡土不离亲人”
建设两个基地
1、探索建立全国首个场景式能力建设基地。集养老服务体验、专业护理人才培训、智能科技应用、康复辅具租赁“四位一体”的能力基地。
2、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示范基地建设。以江川路街道电机片区“一桥四方”为主体,积极打造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示范基地。
织密三张网
1、家门口的照料网。主要依托村居委标准化老年活动室,新增500个“银龄之家”,必须在今年的4月底前完成,重点嵌入四个一功能,即:一名养老顾问;一支护老志愿服务团队;一张惠老清单;一个谈心交流室。500个居村养老顾问点,在6月底前完成,到年底实现居村养老顾问全覆盖。
2、智慧养老服务网。构建市、区、街镇一体化的大数据实时养老服务平台,让管理更科学、服务更精准。区级平台预计1月上线,街镇力争在2月份全部上线。
3、特殊群体保障网。重点抓好创设公共监护人制度,开展社区认知障碍照护体系建设等两个项目。
此外,闵行还将探索医养结合和康养结合,积极扩大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在2019年首批3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基础上,新增6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
满足老年人
家门口、有温度、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
切实增强老年人及其家庭的
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又一个“闵行模式”来了,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