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8日电国家旅游局官员透露,现行的休假制度势将调整,有关部门的新休假方案目前已到最后论证阶段,只待上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可以肯定的是,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将被纳入法定假日。而五一黄金周则有可能被撤销。
“黄金周”休假制度 调整方案尚待确定

  “黄金周长假制度的调整方案仍在研究中,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会采取哪种方案。”国家旅游局新闻处处长张栋昨天表示,国家旅游局与发改委等部门已对调整黄金周长假制度问题进行了长期调研,目前已将各种调整方案汇总上报国务院,由于最终方案还未确定,是否要上报全国人大审议也还无法确定。
    又讯,就明年“五一”黄金周可能被撤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新闻负责人周清表示,她也是通过网上才得知这一消息,此前也并没有新闻媒体就此事向发改委进行过核实。她明确表示,国家发改委目前尚未收到任何有关“黄金周假期取消”的说法,也并没有这方面的消息需要发布。

    □相关评论
从黄金周的产生背景看其存废价值
  所以,从真正维护公众休假权利、提高公众休假质量、提升公众幸福感的角度看,黄金周的“废止”或至少是“改良”已迫在眉睫。目前,从技术上看,景区接待量的控制、小黄金周的实施当然是可以迅速实施的,但亟须的。[详情]
黄金周存废,休假权是目的不是手段
  如果休假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那么公民的旅游质量以及由此增进的生活幸福度多寡是不重要的,而黄金周收入的接连“井喷”才是重要的,同样,《劳动法》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也将名存实亡。[详情]
别再给“传统假日”套上“经济枷锁”
  在对“黄金周”的存废争议过后,国家旅游局官员的一个消息让国人感到振奋,我国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可能通过立法的方式而成为法定假日,这不仅体现了我国休假制度改革的“以人为本”取向,也体现了休假制度最大程度的容纳了民俗和国人感情。[详情]
黄金周存废应由休假主体决定
  黄金周休假制度的实行起到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作用,但是也确实给交通、食宿、环保等方面造成巨大压力,暴露出了一些明显的弊端。在这种情形下,有关部门官员提出休假新方案并不让人感到奇怪。[详情]
公众应参与“黄金周”存废的决策
  看来,延续10年之久的“黄金周”制度也许就要结束其使命了。但对“黄金周”存废的争议,也让我们反思,为什么这项公共政策从一开始几乎就批评不断,而且越到后来,社会上改革“黄金周”的呼声就越高?[详情]
新休假方案应广泛吸纳民意
  每逢一个热闹非凡的黄金周落下帷幕,不少人的感受恐怕是一个字就能概括:累!因此,最近几年,无论是民间,还是专家学者,始终在呼吁改革黄金周。近日,有关部门开始着手出台新休假方案,是一件顺乎民心的事。[详情]
假日经济模式需要重新审视
  民众抑制了平日的消费以满足假日集中购物、旅游心愿,总量消费并未有效激发。假日经济在实质上并未能触及拉动内需的根本目标。究其根源,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诸多欠缺使得“假日经济”失去了应有的根基。[详情]
黄金周改革不能只是旧瓶装新酒
  不可否认,有关部门设置黄金周的初衷是好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近十年来实施的事实已经证明,这种重经济轻权利的假日设置思维,离群众的真正要求距离越来越远。群众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要发展经济,更要生活幸福。[详情]
新休假方案有保密的必要吗
  不知新休假方案在送全国人大审议前“未能公布”是不是一个疏漏,如果能抢在送审前把正式文本公开,让公众多提意见和建议,这对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至少没有什么坏处。[详情]
黄金周休假首先是一项权利
  休假制度是一项公共决策,但休假首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种制度调整绝不能任由“各部门调研”、“各部门论证”,而应广纳民意,充分听取并尊重民众的意见。[详情]
制订新休假方案有待公众深度参与
  不能排除,“黄金周”的改革牵扯面甚广,改革面临的争论仍旧可能很多。但与其放着争论不管,待新法实施后面临更多新的争论,倒不如在新法制订过程中,尽可能扩大公众深度参与力度,最大限度地化解争论。[详情]
百姓休假方案岂能让有关部门作主
  近年来,对黄金周的盘点,旅游井喷、景点“超负荷”等负面影响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大好成绩相伴,随之而来的是改革黄金周的呼声。今年十一黄金周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是,官方开始为黄金周动手术。[详情]
不妨让带薪年休取代黄金周
  但是,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法律层面的措施解决。更重要的是,带薪年休制度可以使劳动者灵活选择时间休假,而避免“黄金周”集体休假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基于此,有关方面确有必要对带薪年休制度进行完善[详情]
黄金周制度亟需流程再造
  现在看来,现行休假制度的调整已经提上法制进程。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信息,调整后的休假制度将纳入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与此同时,既往的“黄金周”亦有调整甚至取消的可能。笔者以为,这种拟议中的调整其实是对以“黄金周”。[详情]
黄金周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公民有休息权,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实现这种权利的愿望就会更为迫切。这正可以解释如下这个事实:为什么明知道黄金周期间出游是花钱买罪受,却还要蜂拥出游。正如一句具有代表性的牢骚话所说的。[详情]
新休假方案又是闭门造车?
  如果说,七年前当时的互联网不够普及,公民意识不够强烈,决策征询民意操作起来有难度,那么,今天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公民社会,“有关部门”为什么不能事先满足一下公众的知情权,听取一番公众意见,使自己的决策更加完善、可行呢?[详情]
多考虑劳动者休假权
  有人可能会认为,取消五一黄金周,假期可以分散到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里,总休假时间不会少。但问题在于,这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等毫无问题,但到了企业,尤其对那些单身在异地的打工者来说,零零散散的一天假期,不仅做不了什么。[详情]
黄金周的“七年之痒”
  每个新变化都意味着新问题的产生。婚姻到了七年之痒,一不小心就有人离了;黄金周到了七年之痒,一激动也真敢取消了。也不是每个人都在黄金周选择出远门旅游这种度假方式,近些年来短途游、乡村游兴起,许多人干脆就选择在家休息。[详情]
黄金周应疏导而不是取消
  从“黄金周”实施9年来持续攀升的统计数据可见,长假对释放潜在的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当国人的休假日高度集中到同一时段,旅游景点和相关公共设施的“超负荷”,以及随之衍生的一连串问题也开始凸显。[详情]
新休假方案别走“关门决策”旧路
  新休假方案指向民众的休假权,更指向民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没有后者的存在则前者无从谈起。所以,新休假方案不要重走“关门决策”旧路,应当回归“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的思路。有关部门应将几套基本设计完毕的调研方案公之于众。[详情]
返还休假权是黄金周改革最佳选择
  当初国家设立黄金周的目的意在刺激消费,在历时九年之庠的今天,我国的经济现状和居民消费意识已发生很大变化,可以说它的使命已经完成,应当返还休假权于公民个人,实行带薪休假制度,让公民自主决定自己的旅游和休闲时机。[详情]
新休假方案论证当有民意参与程序
  毫无疑问,或许不用等待多长时间,社会公众将迎来一个更加符合社会发展与民意要求、同时也更具人性化的休假方式。对此可以说,这不仅是一个行政管理决策的进步,同时对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都是一个好消息。[详情]
"黄金周"休假制该改了
  如今,改革“黄金周”已提上了议事日程,同时,鼓励完善带薪休假制度也将成为“黄金周”改革后的重要弥补。调整“黄金周”休假制度,一方面可以将假期分摊到端午、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另一方面,应当实行强制的带薪休假。[详情]
刘洪波:黄金周为何而存,为谁而废?
  休息是一种权利,休息与劳作构成了人们心理和生活的节奏。休息既有生理的需要,也有心理的需要。休息确实在张弛之间提高了劳动的效率,但根本上讲,休息使得人们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休息可能成为经营机会。[详情]
新休假方案:应以尊重权利的方式调整
  事实上,近年来,正是出于这种立法慎重,以及对其背后民众权利的充分尊重,我国许多重要涉及民生权利的法律案,在立法机关审议表决前,都经历了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过程,并取得了良好的立法效果。[详情]
“黄金周”休假方案应有民声通道
  其实,变革“黄金周”制度也好,传统节日“法定化”也罢,任何涉及公民利益的制度,即便是善意再好的初衷,都应提供一个民声利益表达平台,让公众参与其中,毕竟,一花独秀不是春,缺乏各方智慧的交织与碰撞的改革。[详情]
黄金周若有罪罪在“淘金”
  剑指所谓“黄金周”的观点多而又多,然而,没有人注意到1999年匆忙推出黄金周的“难言之隐”——当时是从单一的经济发展视角,冀望7天连假,拉动消费,驱赶广大城乡居民在银行的“笼中虎”出笼。[详情]
不妨以科学休假制取代“黄金周”
  如果把1999年看作旅游经济的一个分水岭,那么“黄金周”休假制度无疑是这个分水岭的标志性建筑,从那年开始,在20余年改革开放下堆积起来的个人财富和需求,由于长假而出现“井喷”式消费和爆发。[详情]
“新休假方案”岂能关门制订
  一个事关13亿人工作和生活的新休假方案,到了“最后论证阶段”仍难见光。如此方案到底由哪些“有关部门”制定、由“谁”论证、新方案的内容又是什么?惜乎这些重要的决策元素,至今仍是难解谜团。[详情]
保留黄金周的经济理由
  十一刚刚过去,黄金周的存废又一次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了25个黄金周以后,这次似乎是真的打算对于黄金周的设置做一个变动,把明年五一的黄金周分散给各个传统节日。
  黄金周的设置,其他的功效未必如当初想象中那么好。[详情]
黄金周存废与旅游之痒
  “黄金周”存废的争议,非起自于今日,但每经历一个“黄金周”,则争议必重起一次。“黄金周”的先天缺陷,在时间的久远中,看得越来越清晰。
  99年国庆以来实施黄金周休假制度的第9个年头。[详情]
取消五一长假十一压力更大
  随着第25个黄金周落幕,旅游景点和相关公共设施的“超负荷”以及随之衍生的一连串问题也开始凸显,内地再掀对黄金周的存废争议。有专家指出,黄金周只是当时国家为拉动内需而匆忙出台的替代措施。[详情]
    □争议焦点
焦点一:黄金周是功是过?
  正方:黄金周=真金白银+休假权
  黄金周制度开启了人们外出旅游的意识,转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如今出游已成为很多人度假的第一选择。另外,黄金周对旅游、交通等多个行业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自1999年以来,黄金周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都呈递增趋势。黄金周也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溢。在已经过去的黄金周里,商家的营业额均为平时的数倍。
  而每年集中放三次长假,也保障了市民的休假权。可以说,黄金周让平日忙于工作的人们学会了休息。
  反方:黄金周带来诸多隐忧
  黄金周“红火”背后有很多隐忧。首先,交通拥挤。每到黄金周,外出旅游者、放假的学生、回家度假的人等,组成了浩浩荡荡的出行队伍,交通拥挤十分严重,安全隐患突出;其二,购票难、住宿难等问题令人头疼;其三,景点负担过重。一些景点游人爆满,甚至超出其本来的承受能力,景点也在这样的集中出游形势下,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坏。
  一些市民表示,在黄金周出游实属被迫,如果有其他更多的假期选择,出门旅游会更实惠:一方面,经济上可以节约一些,现在逢黄金周,景区、宾馆、饭店、交通就呼呼涨价;另一方面,出门旅游也不至于“堵得慌”,旅游质量肯定也能提高。
焦点二:黄金周休假制度该改革吗?
  正方:黄金周换代更人性化
  固定时间、全民休假的方式弊端日益明显,已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了,改集中休假为“弹性休假”的时机已经成熟。取消黄金周,在假期长短不变的情况下,由职工结合自身情况,自主地选择休假时间,将更加人性化。
  “改革黄金周休假方式,把黄金周的假期分摊到其他的传统节日,这一方法我觉得挺不错的。”省城某中学的王老师说。
  反方:取消黄金周=取消休假
  弹性休假听起来虽然好,但执行起来可能难以到位。对于普通职工来说,弹性休假很有可能剥夺其本应享有的休假权。事实上,在如今的“黄金周”全民休假制度下,有许多单位都以各种借口不给职工放假或者少放假。如果改为弹性休假的话,职工的假期会更加得不到保障。
  “工作太累,本来平时休息的时间就不多,黄金周还是不应被取消。”在省城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上班的黄小姐说。
焦点三:取消黄金周会影响旅游业?
  正方:可能导致出游人数减少
  不可否认,每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都是我国各地的旅游旺季。对于旅行社、旅游景点来说,一年的收入都集中在这个阶段。如果将集中休假的黄金周改为弹性休假,很多人可能就不会选择出游了,旅游业将受到沉重打击。
  反方:黄金周不是唯一黄金季
  自2003年“非典”以来,省城旅行社黄金周的生意就开始走下坡路。人们扎堆出游的习惯正在改变。随着大部分游客旅游消费心理的日趋理性,黄金周集中出游将逐渐被摒弃。事实上,近两年来,旅行社黄金周收客量并不乐观。今年“十一”黄金周,部分旅行社收客量比往年减少了近一半。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将精力集中在黄金周后及常规旅游线路营销上。
黄金周存废之争由来已久
  作为一个旅游概念,黄金周并不是中国的首创,我们的邻邦日本率先使用。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
  南开大学副教授陈瑞华说,“黄金周”的出台被寄予扩大内需的厚望,当时,由于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国内正面临经济不景气、内需低迷的困境。“节后的统计数据表明,‘黄金周’在某种程度上对经济的增长确实有用。”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99年的“十一”是第一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41亿元。200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确立黄金周假日制度,一直沿袭到今天。
  黄金周长假制度被赋予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使命,虽然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如潮水一样的游人,和积蓄许久的消费热情,在一周之内喷涌而出,使得很多景区完全超过了其承载力,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环境破坏。
  于是,公众开始关注黄金周的负面效应。存废之争的升级则是一大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和建议,“传统节日放假”犹如一匹黑马杀出,成为改革黄金周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砝码。全国政协委员龚建明就是传统节日休假的坚定支持者:“这是民心所向。”[详情]
    □各方观点
陈瑞华:公民休假权不能服务于经济目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陈瑞华认为,这个黄金周最热闹的不再是清点对市场的贡献,而是“黄金周”本身的存废。
  我认为,首先黄金周应顺势而变。当初为服务“拉动内需”而生的黄金周是一个带有鲜明计划色彩的产物。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黄金周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同时,黄金周的负面效应正在凸现,其社会成本的上升大大抵消了对我国消费经济的拉动作用。[详情]
黄翔: 黄金周制度人为造成了旅游和购物热潮
  “单单取消黄金周,没有替代性措施,过于贸然。”华中师范大学旅游研究中心主任黄翔认为,黄金周制度受抨击的背后,是因它混淆了周末假期、法定公共假期和带薪年休假制度,把公共假日与周末假日集中在一起,人为造成了旅游和购物热潮。
  不过,作为引导旅游消费的“利器”,黄金周也功不可没。一份调查数据显示,直接取消黄金周会使社会零售商品消费额下降1个百分点。
王长城: 不同行业、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休假规定,可能更为合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动保障系王长城教授认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休假规定,可能更为合理。政府机关、学校等单位,是选择黄金周休假,还是分散休假,影响可能不大;但对于一些企业,特别是流水线作业的制造型企业来说,把黄金周分割开来,分散休假有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
[网络调查]
过半网友赞成取消黄金周
  根据新浪网调查,截至昨晚8时,超过11万的网友参与投票,其中超过54%的网友赞成取消黄金周,40%的网友反对。此外,网友认为应当放假的传统节日依次为:中秋、除夕、清明、元宵、端午。
  1.是否赞成取消黄金周?
  (共有110040人参加)
  ■59544人赞成,占54.11%
  ■44160人反对,占40.13%
  ■6336人称不好说,占5.76%[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