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存废与旅游之痒
    2007-10-10    作者:晓宇    来源:潇湘晨报

  “黄金周”存废的争议,非起自于今日,但每经历一个“黄金周”,则争议必重起一次。“黄金周”的先天缺陷,在时间的久远中,看得越来越清晰。
  2007年国庆“黄金周”——中国自1999年国庆以来实施黄金周休假制度的第9个年头,“十一”开始后,北京故宫连续4天接待量超过最大容量,四川著名旅游景点九寨沟则不得不首次实行游客限量分时进沟的规定,而在张家界,每天21趟列车、近40个航班、约1800台旅游大巴将2万余名游客送来,围着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团团转”。
  将拥有13亿人体量的休闲欲望塞入相同的7天时间里,由此带来景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造成交通拥堵、消费价格剧增而服务质量下降,“黄金周”成了行政干预下的“赶大集”,“动物园里最多的动物是人”。“黄金周”骤涨骤退的人流,演变成极盛急衰“痉挛”,着实埋下了经济隐忧。河南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副局长李杰说,云台山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不得不减少原来的绿化面积,加宽道路,修起栈道,破坏了山体植被,为满足游客节日期间的住宿要求,修武县近两年不断修建各类大小旅店、宾馆,即使这样,黄金周有时还不够用,黄金周过后却又大量闲置,造成资源浪费。而旅游者因无法预知信息蜂拥而入,畸形“商机”亦助长了相关企业追求暴利的短期行为。
  因此,向来被视为“环保产业”、“绿色经济”的旅游业,不能不在极度亢奋与极度失落中被重新审视。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提案建议改革“黄金周”制度,提案认为:从全年的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动来看,“黄金周”所在月份的消费高峰并不明显;从旅游收入增加量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量中的比重来看,“黄金周”对消费的边际贡献在递减,而其负面影响却在凸现。更有论者认为,实施延长节日的做法仅仅是使旅游人数和消费更集中了,或者讲仅仅是旅游者按时间的重新排列组合,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旅游消费。
  所有的批判并无法抵消旅游之痒。在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旅游业的“井喷”让观察者咋舌:全国的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黄金周”对于拉动内需,无异于一剂良药。从2001年至今的6年,全国“黄金周”的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目前,每年3个黄金周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已占到当年国内旅游市场总量的1/4左右。
  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方面,“黄金周”功不可没。根据旅游业发展的规律,人均收入1000美元,观光旅游业激增,人均收入2000美元,旅游方式将转变为度假休闲游为主,正在到来的度假休闲游时代,对现在“黄金周”观光旅游的弊端,有自然的规避。世界旅游组织曾发表报告指出,旅游直接就业与带动间接就业的比例为1∶5,旅游业整体上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创造就业岗位的潜力很大。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相关行业带来4.3元增值效益。“旅游是惟一需要时间来保障的消费方式”,而且,乡村度假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弥补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如此,在一夕之间谈论全部废除“黄金周”,有失武断。
  改革现行休假制度已成必然,但这并非“黄金周”存废如此简单。减少“黄金周”的频率,将假期日数分摊到有关民族传统节日,设置并推广带薪休假、分时度假等模式,应进入决策进程。国家旅游局官员日前对媒体透露,新休假方案目前已到最后论证阶段,今后将取消“五一”黄金周,这将是对“黄金周”批判与反思的有益回应。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