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6.谣“盐”风波:“盐荒子孙”抢盐记
2011年3月份的中国,在民间搞得沸沸扬扬的事情无外乎那一场因为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而导致的“抢盐记”。 2011年网络上流行一副对联——上联是:日本是“大核”民族,下联是:中国是“盐荒”子孙,横批是:有“碘”意识。虽是搞笑的段子,但是引发了人们对日本和中国这两个国家进行对比和思考,尤其是对中国人的国民性和劣根性的大讨论。 国内很多网友、专家在网上发文斥责普通民众:太愚昧、太无知、太不可理喻了。怎么好端端的去抢盐呢?真是太丢脸了!身处核辐射中的日本人都没有恐慌,离日本1000多公里的中国人怎么就像炸了锅一样的干上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呢? 不少专家解释说咱们中国市场上的盐类只有20%来自海水,我国的食盐储备几辈子都吃不完:青海湖有的是盐,塔里木盆地的公路是用盐铺成的,四川自贡是自古以来的盐都,四川遂宁的死海有的是盐…… ?民众抢的不是盐,是寂寞 无论孰是孰非,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盐荒子孙”抢盐记的由来和经过。 整个抢盐的过程是这样的: (1)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由于受到地震和海啸的影响,位于日本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在3月12日发生大爆炸。随后,日本政府3月13日承认,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可能正在发生“事故”,2号机组的高温核燃料正在发生“泄漏事故”。该核电站的3号机组反应堆面临遭遇外部氢气爆炸风险。紧接着,共有21万人正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 (3)核辐射的威胁令东京市民感到恐慌,很多东京市民乘坐新干线或驾车离开东京往大阪、名古屋方向撤离。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哈克1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说,联合国派遣的一支由7名国际专家组成的灾害评估和协调小组目前已抵达日本。 (4)3月12日开始,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媒体广泛报道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引起各国人们的广泛关注。 (5)3月16日中午,在中国浙江省的绍兴、萧山等市初次出现抢盐的风潮,许多市民走进商店、超市的第一句话就是要买食盐。受一些传言影响,不少商店、超市的食盐卖断货。 一时间,浙江省除了杭州主城区外,抢盐潮波及附近的富阳、余杭、临安以及德清、宁波等地。 (6)3月16日晚,中国各大媒体继续播放关于日本福岛核辐射的专题,顿时,全国各地开始出现食盐抢购风潮。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一线城市也出现排队抢购食盐的场景,各大商场超市的食盐被抢购一空。 (7)3月17日,在中国刮起的抢盐风潮开始席卷纽约华人社区。纽约几大华人社区超市里的盐,每天都被抢购一空,有人甚至到曼哈顿美国人的社区里抢购碘盐。原来卖0.5美元的一罐盐,现在卖到了1美元以上。有购盐的华人称,他们打算通过快递公司将碘盐寄给国内的家人,有人是受加州亲友的委托,加州前几日已出现断盐现象。 (8)3月17日,针对中国各地疯狂的抢盐现象,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市场检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 (9)3月19日开始,随着中国多个相关部门相继出来辟谣,“谣言”逐渐散去,食盐抢购风波得到缓解,但是不少民众反映在超市内仍然见不到食盐上架。 (10)3月20日,抢盐潮后再现退盐潮,国内多个城市出现消费者集体退盐。如在浙江温州,有些前几天花高价买盐的消费者感到吃亏,数百名消费者前日到当地一家超市,要求退货。而超市也不知如何是好。 (11)新闻开始报道史上最牛“抢盐帝”。抢盐帝是大量囤积食盐的一位武汉市民郭先生,他花高价购入食盐13000斤,由于其所抢购食盐之多,故被人称为“抢盐帝”。 ?令人啼笑皆非的谣“盐”笑话 不管抢盐的行为是对还是不对,是理智还是愚昧,在这里,我将抢盐风潮内出现的笑话做一个罗列: 上联:大核民族五十七座核电密布意欲核威; 下联:盐荒子孙五十六个民族抢盐盐面安在; 横批:有碘意思 上联:日本人在核辐射中等待碘盐; 下联:中国人抢碘盐以等待核辐射; 横批:无盐以对 男女相亲。 女问:有房吗? 男说:没有。 女问:有车吗? 男答:没有。 女问:有存款吗? 男答:没有。 女再问:那你还来相什么亲? 男答:我有盐。 女说:老公! 曾经有份真挚的感情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我明白他是卖盐的,才后悔莫及。 每一个抢盐的人,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如果你遇到了,就嫁了吧。 日本人地震没死,海啸没死,核辐射没死,结果当听说大洋彼岸沿海城市的中国人疯抢食用盐后,全部笑死了。 今天各大超市咸鱼摊位边上增加了多位保安,以防止随意舔鱼的行为。保安气愤地说:“昨天好好的一堆大咸鱼,今天硬是被舔成了淡水鱼。” 专业人士教你如何防辐射:全身涂满碘酒,头顶铅板,挥舞海带,边跑边吃盐,一天至少10公斤,像螃蟹那样横着侧风疾跑,在通往美丽人生的康庄大道上!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下一个是“盐王爷”。 日前推出日本七日游,内容有:看海啸,观核爆,欣赏地震美景,体验核辐射,感受末日风情!单程船票,费用自理——管去不管回,管死不管埋!特惠价:2012元(注:凡是参加了抢盐活动的,可凭超市购物小票,参加本次七日游活动,并享受7折优惠)。 世上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没来,盐没了;世上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不好使;世上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钱都买盐了,没钱买米了;世上最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人都咸死了,盐还没用完! 叫外卖:麻烦你给送一份卤肉饭。饭店:您要哪一款卤肉饭?不放盐的15,放盐的30,双份加盐的50,我们最近还特别推出“咸死你”超值碘盐防辐射皇家尊贵卤肉饭套餐,只需98哟,送一瓶碘酒呢。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改名为《非盐勿扰》。男佳宾买够10000斤盐,就可领走自己的心爱女生。 本人有盐2袋,含碘,无核污染,每袋500克,欲换国贸商业中心一带140平方米商品房一套!非诚勿扰,有意私聊。 终于明白在日本如此紧急关头,奥特曼为何没有出现了。因为他在中国有个家喻户晓的别名——“咸蛋超人”,他本要前往日本救灾,途径中国,不巧在国内遭遇食盐抢购。因食盐紧缺,他不幸被舔失身,随后对人类产生了无限的恐惧。 ?不是民众愚昧,而是专家荒唐 每一次中国国内发生重大的群体事件,专家学者都会把矛头指向所谓的“国民劣根性”,当然所用字眼不外乎愚昧、无知、落后、没有理智、跟风等等。 从日本发生地震、海啸以及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后,专家学者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鼓噪。这些鼓噪对民众的抢盐起了促进作用,正好,也帮了热钱投机者的忙。不过在这一节不说热钱的炒作,先说专家是如何鼓噪的。 专家学者的鼓噪主要有两个。 鼓噪一是极力夸大福岛核泄漏的严重性,动而以第二个“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来说事,极力渲染日本人在面对此次事故中受到的重大影响。在目前国内信息尚不能做到完全透明、公开的情况下,很多中国民众轻信了专家学者的话,从而对福岛核泄漏事故产生极大的恐惧心理。 我认为,所谓的专家学者本着为民众服务的态度要对国内民众说真话、说实话,不能借渲染和夸大事实来达到某种目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并没有如他们所说的那么严重。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近海发生的里氏9.0级特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电站多台反应堆机组出现故障,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发生了核泄漏。 我认为,尽管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核泄漏,但辐射水平并不会对核电站周边人群构成短期危害。对日本国内其他地区、周边国家就更不会造成影响了。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核泄漏已得到控制,辐射程度非常轻微。 在这次核事故中,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没有任何受损,而爆炸是发生在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与外层混凝土安全壳之间,损坏了外层混凝土安全壳,造成了少量放射性物质释出。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容器没有受损,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有本质上的不同。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反应堆爆炸后,反应堆芯直接暴露在大气中,爆炸瞬间约有50吨核燃料化作烟尘进入大气层,造成广泛地区的核污染。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的严重性其实是与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相当,是很轻微的一起事故。 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的2号反应堆出现故障,反应堆容器失水,高温导致100吨铀燃料棒中的45%受到损坏。这起事故没有一人死亡,在事故现场只有3人受到半年容许剂量的辐射,而在核电站80公里半径内的民众,平均每人也只受到一年天然辐射剂量的1%。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很小。 虽然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很轻微,但是核电站的安全性仍须重视,特别是核电站对海啸的防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新课题。 专家学者的鼓噪二(这里所说的专家学者前面应该冠一个“伪”字)是说食用碘盐和含碘食品(酱油、大酱等)能预防核辐射。专家学者说服用稳定性碘就可减少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他们认为含有放射性碘核辐射会损害人的甲状腺。这个时候如果甲状腺中有稳态的碘,就不会再去接收放射性的碘,这个过程被他们比作“占位”,要和放射性的碘抢位子。 这太扯淡了!显然是滑天下之大稽。 碘盐作为调味品,从药理上根本无法起到封闭甲状腺的作用,无论如何增加摄入碘盐量,都不可能一次性吸收足够量的碘,更不可能起到防辐射的作用。 碘盐中碘的存在形式是碘酸钾(KI03),在人体胃肠道和血液中转换成碘离子被甲状腺吸收利用。我国规定碘盐的碘含量为每千克30毫克。按人均每天食用10克碘盐计算,可获得0.3毫克碘。而碘片中碘的存在形式是碘化钾(KI),碘含量为每片100毫克。按照每千克碘盐含30毫克碘计算,成人需要一次摄入碘盐约3千克,才能达到预防效果,远远超出人类能够承受的盐摄入极限。如果真的遭到核辐射,最好的办法就是就医,吃再多的盐都不管用。 大量吃碘盐,不仅不会起到防辐射的作用,反而会因吃盐过多引发高血压等相关疾病。摄入过量的碘会扰乱甲状腺的正常功能,既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过多摄入碘可导致新生儿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机能减退。 专家的荒唐按下不论,“盐荒子孙”抢盐记至少说明在中国民众意识和社会治理中存在三个重大现象: 第一是地方政府信用缺失导致国民没有安全感; 第二是中国民众自力更生与自我保护意识浓厚; 第三是政府对扰乱社会秩序的热钱仍然不敢施加足够的震慑。 下面我来说说热钱是如何在这次抢盐风潮中扮演重要角色的。 ?为什么说热钱在逼着民众去抢盐 比起专家的鼓噪,热钱在这次抢盐风潮中的作用更大。我认为是热钱在逼着民众去抢盐的,当然,这个所谓的逼是迫使的意思。 很多人会产生疑问:你凭什么这么说?你有什么证据吗?总不要什么事情都扯到热钱上来吧。 好吧,我给大家看证据。 不过,在我拿出证据之前最想和读者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判断一件事情、一次风波、一场事件的时候,要想到这个事情、风波、事件的背后最终是谁在牟利,是谁将获利。美国人有一句话是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利益,都有利益既得者。这样,在判断事情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盐荒子孙”抢盐记背后谁将获利?谁在大发其财?答案很清楚。 日本泄漏放射性物质并不多,范围也不大,通过风雨等稀释作用,到达我国沿海的影响甚小,不存在什么海盐污染问题。 吃碘盐防辐射不过是某些热钱投机者的阴谋罢了。他们首先囤积大量的食用盐,然后炒作,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媒体等宣称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没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辐射。进而导致全民恐慌使其抢购食盐,导致食盐上涨,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抢盐最严重的各大超市为什么不紧急调动食盐出来大卖,减轻压力,因为他们没有任何货源。货源都掌握在热钱投机者手里。 热钱一直都演绎着各种的炒作,只要发生什么事了,马上就炒作一些相关产品,热钱投机者总比政府有眼光,有洞察力,总是走在预防措施的前面。如果,预先就有防止谣言的重要讲话,估计民众不会这么冲动,盐市不会这么无所顾忌。跟风也许只能算是条件反射,正如有人仰着头,有一个人看见了就抬起头看天,其他人都陆续抬头看天,最后什么也没看见,问到第一个抬头的人:“你在看什么?那人也许只是告诉你:“没看什么呀,我鼻子流血。” 好吧,该拿证据了。 证据一是政府对热钱的疏于监管导致热钱猖獗,热钱狂炒民众日常用品。 从1999年7月28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首次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概念,说是“市场稳定器”。这也就公开开启了外资入股中国的序幕。 战略投资者都引进了十几年了,我们什么也没得到,他们在充当吸血鬼的角色的同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副作用就是合法地把国外的热钱输入到中国。 在中国,热钱有了一个合法公开的身份,可以堂而皇之、大摇大摆地进入中国,这样一来,不但进入的速度加快、数量大增,而且热钱的成本更低了,低成本导致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热钱会以更加疯狂的速度和更加巨大的数量进入中国。 热钱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贪婪,越来越疯狂,越来越恶毒。楼市现在被打压,股市费时费力,于是它们就选择了日用品。你可以不炒股,但是你不能不用日用品,不能不去看病。蒜、苹果、食盐、姜、大豆,基本都是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东西,炒这些东西,可以说是没有风险的,不管炒到多高,都有人接盘。 热钱的策划也充分利用了媒体的作用,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就是热钱的一个马前卒罢了,媒体在前面鼓吹,热钱在后面操作。 证据二是2011年3月中国盐业股经历疯狂过山车行情。 自日本出现“核泄漏危机”后,中国盐业股、医药股、防辐射概念股、新能源概念股都被热钱轮番炒作。 2011年3月,对于盐业股,市场甚至出现了热钱炒作盐业股的路线图:“一些热钱从2011年3月15日起就在股市大量买入云南盐化等个股,并在收盘后到浙江各地抢盐(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盐荒子孙首先在浙江抢盐的缘故),随后又散布谣言,3月17日热钱将云南盐化拉至涨停大幅获利。 这个路线图有一定的可信性。云南盐化3月15日曾放量涨4.34%,该股成交量突然放大,而在买单上也是大单频出。当日交易量超500手的大单中,买盘占2/3,平均成交价为13.65元。其中最大一笔买单交易金额为245.78万元,成交价为13.66元。3月16日,云南盐化有所蛰伏,买单和卖单中的大单和特大单成交比例也基本持平。当日股价仅小幅上涨0.21%。 3月17日云南盐化开盘即被封至涨停,当日云南盐化资金净流入2535万元。当日收盘后的交易信息显示,当日多家机构趁势高位出货,抛“盐”于市。 来自浙江地区的热钱游资则是当日推升股价的主导力量,位于买入榜前五位的,均为浙江地区的营业部。其中,业内著名游资营业部财通证券温岭东辉北路营业部当日买入云南盐化1660万元。其余位列买入榜的还包括湘财证券杭州教工路营业部、金元证券杭州体育场路营业部、东海证券南京长江路营业部、银河证券杭州湖墅南路营业部。 从2011年3月份的交易公开信息来看,关于热钱炒作盐业股的市场传闻也得到部分印证,来自浙江的热钱正是盐业涨停的幕后之手。 另外,自从中国多部门3月17日联手打击“抢盐”谣言之后,盐业股出现戏剧性地全线跌价回调也印证了确有热钱炒作的事实。 3月18日股市一开盘,盐业股便遭遇了主力资金的疯狂出逃,盐业股股价随之急剧下挫。而在此前一交易日多只盐业股出现爆发式上涨。 根据大智慧数据显示,云南盐化3月18日开盘即跌2.7%,1.54万手在集合竞价阶段抛出,开盘后一小时频频有大单卖出。全日换手率超10%,资金出逃明显,股价整日委靡不振。截至3月18日收盘,兰太实业大跌9.98%,报收于15.70元;云南盐化大跌7.55%,报收于13.96元;双环科技跌5.17%,报收于8.62元。 市场并未反应过来的时候热钱大量建仓云南盐化,在涨停之后再借机出逃。这种短线操作目前在市场上并不少见。 除了云南盐业这个例子,还有一个有着防辐射概念的际华集团同样经历了被热钱爆炒的过山车行情。 际华集团防护装具业务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17.31%。2011年3月15日,际华集团强势涨停,而当日交易龙虎榜信息显示,国盛证券南昌永叔路营业部、招商证券杭州文三路营业部以及两家位于佛山的营业部银河证券佛山南海桂平西路营业部、光大证券佛山绿景路营业部为买入的主力。而位于卖出榜首的,则是一家机构席位,共卖出2643万元。 此后一日,该股冲高回落,涨幅达到7.26%。四家此前位于买入榜的营业部齐聚卖出榜。而知名的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则现身买入榜,此前一日,该营业部则出现在卖出榜单,不排除热钱在其间采取对倒的手法,拉抬股价。 而在此后的交易日中,际华集团连续3日下跌,3月18日下跌4.65%,报收于4.71元。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