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5.房奴之后再出新名词“菜奴”、“果奴”
中国蔬菜、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价格2009年来一路上扬,走势不逊于高企的楼价,把全国通胀预期推向警戒,网络上甚至出现了自称买不起蔬果的“菜奴”、“果奴”。 在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那些每天拿“菜篮子”的主妇,近日相见都不免抱怨一番“当家”的不易。上海媒体形容,现时蔬菜价格已进入“元时代”,即鲜有以几毛钱论斤的蔬菜。 据官方统计部门公布,2010年3月—4月份全国蔬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8%和24.9%。CPI统计中食品的权重占到33%,蔬菜价格大涨,成为拉动CPI上升的重要推手。 农产品之所以“升”势凌厉,既有天气因素,也有热钱的炒作。2009年年底以来,楼市遭遇调控、股市疲软,市场上大量闲置资金便借“干旱”题材炒作大蒜、辣椒等农产品。热钱不断涌入农产品现货及期货市场赚取暴利。农产品大幅涨价,两成是因为天气,八成则是因为热钱在炒卖。 ?“菜奴” 2010年10月,网上流传着一份“菜奴省钱攻略”,网友称,当了房奴、车奴,如今在高涨的菜价之下,不少人又增加了一个“菜奴”的光荣称号,不少人开始纠集伙伴,探讨“菜奴”的省钱之道。 如今的80、90后,身上肩负着多重负担,在房子面前充当“房奴”的角色,在孩子面前又是“孩奴”,而菜价的上涨让更多年轻的主妇感觉到了压力,面对蔬菜上涨的趋势,她们自嘲变成“菜奴”。于是,“尽量等菜场快下班再去买”,“锁定一个固定摊位买菜”,“在阳台花盆里种点葱”等招数开始流行,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买菜省钱攻略”。 菜价的上涨也让不少餐饮店开始头疼,为了保本只能少放一些贵的调料,青菜反而成了赔本生意。经营餐馆的业者开始琢磨青菜菜品提价,但又怕流失了老客户。 人们的日常工资加了,可是菜价也在上涨,而且上涨的速度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支付范围。这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窘迫。 房奴、卡奴、车奴、孩奴、节奴……显然,这是一个“众奴加身”的时代。每一个“奴”字,都代表了几多辛酸、几多奋斗,更代表了人们在时下环境中的被动语态——价格上涨,芸芸众生便只能被动接受,听着专家们的宽慰式劝告,畅想着遥不可及的调控效果,最终就转化成这一代人的人生写照。 人生是个茶几,上面盛满了杯具和洗具。张爱玲的经典话,经过网友的一番修正,还真有点诗情画意的感觉。结合现在的菜价形势与网络上风靡的“快乐农场”游戏,套上此句式,笔者只想说——人生是个“农场”,上面站满了“菜奴”。虽然网上叫“快乐农场”,可身为“菜奴”,况且是一个看不到问题解决前景的“菜奴”,谁又能快乐起来呢? ?“果奴” 果奴,除蔬菜外,包括水果在内的其他食品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继“房奴”出现后,网络上甚至出现了自称吃不起水果的“果奴”。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