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销售费用减少增厚利润 浙江医药去年净利同比增加109.29%
2021-04-23   记者 李晃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受新冠疫情、药品集采等因素影响,浙江医药(600216)去年销售费用大减,导致公司在营收微增的情况下净利大增。公司4月22日晚间披露的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27亿元,同比增加4.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7亿元,同比增加109.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87亿元,同比增加166.89%。

  浙江医药主营业务为生命营养品、医药制造类产品及医药商业。生命营养品主要为合成维生素E、维生素A、天然维生素E、维生素H(生物素)、维生素D3、辅酶Q10、β-胡萝卜素、斑蝥黄素、叶黄素、番茄红素等维生素和类维生素产品。医药制造类产品主要为抗耐药抗生素、抗疟疾类等医药原料药,喹诺酮、抗耐药抗生素、降糖类、激素类等医药制剂产品,以及叶黄素、天然维生素E、辅酶Q10等大健康产品。医药商业主要是公司下属医药流通企业浙江来益医药有限公司以配送中标药品为主,以零售为辅。

  尽管业务众多,但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表现不一。年报显示,三大业务板块中,仅生命营养品营收增长。期内,公司生命营养品实现营业收入32.84亿元,同比增加43.79%,毛利率为44.05%,同比增加10.51个百分点;医药制造类实现营业收入20.37亿元,同比减少18.54%,毛利率为72.72%,同比减少5.70个百分点;医药商业类实现营业收入19.64亿元,同比减少12.08%,毛利率为5.73%,同比减少0.64个百分点。

  公司称,生命营养品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3.79%,主要是因为去年3月开始公司主导产品维生素E价格有较大上涨,公司维生素A产量增加。合成维生素E系列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4.87%,主要是因为去年3月开始价格有较大上涨。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为42.83亿元,同比增加2.64%,营业成本增幅小于营收增幅。

  在公司毛利微增的情况下,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同比减少,导致公司期内净利大增。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医药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合计16.14亿元,同比减少18.20%。特别是销售费用,公司当期销售费用为11.67亿元,同比减少26.45%,当期销售费用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下称“销售费用率”)为15.95%。《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进行销售费用同行业公司比较分析时,浙江医药本期调整了可比公司范围,2019年的可比公司康恩贝(600572)、新和成(002001)在本期中被剔除,新增恒瑞医药。对比来看,2020年,恒瑞医药(600276)、华北制药(600812)、海正药业(600267)、哈药股份(600664)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5.34%、29.40%、22.21%、9.97%。

  从销售费用具体构成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市场开发及推广费为9.87亿元,占当期销售费用总额的84.60%,公司2019年市场开发及推广费为13.03亿元。公司称,因新冠疫情原因,公司整体市场开发和推广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加上部分省区产品在集采过程中,没有中标,销售下降,营销公司市场开发及推广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24.24%。

  研发方面,公司期内研发费用为5.46亿元,同比增加21.24%。目前,公司共有在研新药新产品项目37项,处于临床研究或BE阶段3项,申报生产13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已申报及在研13项。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尽管2020年浙江医药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整体运营能力下降、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2020年,公司营业周期为186.07天,较2019年增加4.48天,存货周转天数为122.49天,较2019年增加9.19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3.59天,较2019年减少4.70天。公司期末资产负债率为23.53%,较2019年末提高3.17个百分点,公司带息债务占全部投入资本比率由2019年末的7.64%提高至11.03%。不过,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偿债能力指标较上期进一步改善。

  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经营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利润总额4.5亿元。为此,公司将着重抓好创新药苹果酸奈诺沙星的市场开拓,加快推进ARX788的II/III期临床研究,及其他生物大分子创新药的研发,继续推进研发体制改革,优化研发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推动重点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天价“洋种子”背后的种业之痛

天价“洋种子”背后的种业之痛

专家表示,“洋种子”受制于人,必须尽早通过突破关键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和深化市场改革,提升育种技术和实力。

·根治信息泄露顽疾还需跨过几座“山”

“资本+”混改效应明显 珠江实业重塑发展生态

“资本+”混改效应明显 珠江实业重塑发展生态

珠江实业集团广州市属老牌房地产企业,在广州市国资委的推动下,通过增资并购优比咨询、合资新建珠江兴邦、战略入股苏交科等一系列资本运作,深度参与混改,推动企业向智慧城市综合运营商转型。

·我国首条直供雄安新区的天然气主干管道开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