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创新中心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首页 >> 正文

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创新中心
2020-04-14 作者: 记者 黄庆刚 南宁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从2020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悉,广西将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加快筹建中国-东盟科技城,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创新中心。

  近年来,广西实施“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产业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累计突破重大技术81项,开发新产品293个。同时,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8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389家,转化重大科技成果628项。2019年广西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的数据显示,2019年广西通过实施“外专聚桂”“东盟杰青”“港澳台英才”等引智项目计划,共资助引进国(境)外专家人才357人次。

  同时,广西通过“广西海外人才资源库”向全球发布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550条,在全国创新设立“线上+线下”外国专家书屋,组织举办“在桂国(境)外专家安心计划”系列活动12场。

  据了解,201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评选获奖项目157项。其中,科学技术特别贡献类特等奖1项、自然科学类24项、技术发明类24项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类108项。

  为加强科技创新,广西还将对接引进国内创新资源,积极与国内顶尖科研院所、高水平大学等单位沟通,推动在广西设立分支机构、新型研发机构或技术成果转化机构,继续深化科技合作,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资源。

  自治区主席陈武表示,广西将继续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成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曼谷创新中心,办好第八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同时,开展科技招商引才汇智行动,创新引才聚智工作模式,面向海内外科技创新能力富集区开展招才引智引技活动,推动人才、项目、技术入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知产”变“资产”还要越过几重山?

“知产”变“资产”还要越过几重山?

将社会资产的“标尺”由自然禀赋型的房产、地权,向知识禀赋型的技术、专利演化推动,将成为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密钥”,蕴含巨大潜力。但同时,“知产”变“资产”尚存评估难、人才缺、配套弱等“几重山”亟待翻越,需多方共同努力。

·借“疫”发挥 “老赖”群体逃避催收加剧

提挡加速 央企双线布局“新基建”

提挡加速 央企双线布局“新基建”

4月伊始,随着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作为国家队,中央企业迅速行动,重仓布局,用投资驱动和硬核科技领跑“新基建”,释放增长新动能,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六万央企“白衣战士”共谱抗疫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