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迎接金融开放新时代
2018-01-27 作者: 马梅若 来源: 金融时报

  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在2018年冬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的经济奇迹得益于改革开放,而纪念改革开放的最好办法就是进一步提出新的开放举措。刘鹤强调,金融业对外开放非常重要,中国此前作出的开放承诺将在今年一一落实。

  这一表态令市场振奋。各界普遍认为,此番重申态度是过去一年中金融开放稳步推进思路的延续,更是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未来阶段开放政策将稳步落实。

  刘鹤所说的“此前承诺”内容丰富。仅仅在过去一年内,中国就多次释放出了扩大金融开放的坚定信号,并辅以具体的政策方案和时间节点。2017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是在出席达沃斯论坛年会时坚定地表达了支持对外开放的态度;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进一步减少外资准入限制,持续推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对外开放,并明确对外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10月,十九大提出要不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以竞争促繁荣;11月,金融对外开放出现里程碑式的进展,包括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由20%至49%全部放宽至51%,上述措施实施3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等。

  上述政策遵循内外资同等对待原则,在持股比例、股东资质、业务范围、牌照数量等多个方面对中外资机构一视同仁。这是对此前被议论多年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问题的坚决回应。如果上述政策能切实落地,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外资将获得公平竞争的环境。这反映了日渐成熟的中国金融业迎接挑战的自信与勇气。

  回顾过去数十年,中国金融业在开放之路上渐进式发展,有成绩亦有曲折,甚至被部分人称为“高开低走”。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金融业对外开放曾迎来黄金期。然而,外资金融机构热情拥抱中国市场后却遭遇持股比例限制、经营理念与国情不符的现实碰撞、对政策变化的理解不足等问题,积极性受挫。一方面,部分外资已经开始调整前进姿态,陆续减持甚至“清仓”中资金融机构股权;另一方面,从实际体量上,外资金融机构占比也未实现突破。截至2016年年底,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中占比仅为1.26%,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高于10%的平均水平;而保险业,外资资产规模占比也出现下滑,从2005年8.9%的峰值降至2017年7月末的6.13%。

  对此,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等人合著的《2017·径山报告》指出,目前中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既滞后于实体经济,也滞后于大多数国家包括新兴市场国家。

  在这种背景下,本次重申坚持金融对外开放的表态、年内多项改革有望超预期落地的承诺,能否扭转此前滞后的局面?

  客观来看,持股限制导致外资无法成为控股股东,在合资金融机构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不仅出现了观念和经验上的“水土不服”,也受到了政策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资的积极性。针对这点,改革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提振了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信心。

  但是需要改变的不仅限于此。对于外资机构而言,其需要提高对中国市场的认识,不同的金融环境乃至监管要求,外资不能将本国经验生搬硬套,需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发展,同时平衡本国监管的要求;对于中国金融机构而言,外资“鲶鱼”虽然在此前并未构成根本威胁,但随着金融对外开放深入,公平待遇下能否维持甚至激发出新的比较优势,是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也关乎决策层能否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而对于决策层而言,金融开放的推进,的确需要考虑国内市场的成熟度和承受能力,需要通过相对充分的金融改革和经济改革,来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和更稳健的宏观环境,增强对外资机构的吸引力。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开放促改革,是中国40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以改革促开放,则是缓释开放风险、最大化开放成果的基本前提。2017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抢眼表现,2018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稳步复苏,为中国推动金融对外开放创造了宝贵的机遇期。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所作出的开放承诺,未来改革开放前景所开启的新时代前景,将成为推动金融业开放不断深化、从崎岖小路走向康庄大道的动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大数据产业“黄金期”面临四道坎

大数据产业“黄金期”面临四道坎

2020年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但数据开放度低、技术薄弱、人才缺失、行业应用不深入等难题亟待解决。

·2018全球大数据产业将呈七大发展趋势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由于家装消费专业性强、家装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消费者频频掉入家装陷阱,家装市场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