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5日,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国内首发团体标准《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T/CEEAS 002-2022)。
更多的政策红利即将爆发!
企业是否普遍合规经营,将影响到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能否被打破,影响到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能否被打通,影响到商品要素资源能否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进而直接关系到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进度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加快畅通。为此,更多的政策红利将于今年下半年引爆。实际上,国家有关部委、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在一些行业、区域或领域释放出政策红利。例如:
5A评级助力把握合规红利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合规创造价值”的深刻含义。而具有完善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是企业扎实做好自身的合规管理建设的前提条件。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结合30年来在企业评价方面的研究积淀,充分参考企业合规管理的理论基础、法律法规、国内外相关标准以及2022新版央企合规管理办法,汇聚大批国内知名的智库学者、企业专家,历时4个月编制,形成具有较强实操性的团体标准《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标准》旨在为第三方机构和企业自主开展相关测评提供依据,用于规范和引导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和有效性评价活动的开展。依托于《标准》的AAAAA评级,可作为央企合规、民企合规的三方评估延展工具,实现对企业合规管理运行有效性的全面诊断,帮助企业提升合规管理绩效的作用。
评级共分四个级别:AAAAA、AAAA、AAA和“未达到评级要求”。从评级应用的角度上看,一方面,评级结果可作为三方机构背书,为企业增信,助力商务合作与国际交流。另一方面,作为国家一级协会,中企评常年服务于政府政策研究与制定,未来将积极会同有关部委开展央企合规建设绩效评估、行业企业合规建设有效性评价等相关研究,并将企业评级结果作为参考意见。
标准的其他功能
首先,《标准》涵盖7大类30项评价指标,并创新性的提出“符合性与有效性相结合原则”,“独立客观原则”等等,能够全面评估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第二,《标准》既有普适性又有针对性,支持企业自测或委托行业协会、认证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开展测评;第三,《标准》设计了一套涵盖“规范性文件符合性”、“实施过程符合性”、“实施效果有效性”、“持续改进”等四个维度的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通用模型,最大程度减少测评过程中专家评审人员的个人因素影响。第四,《标准》定义了企业合规评价报告的书写规范,重点侧重于内容的完整性,包括:评价机构基本信息、被评价企业的基本信息、评价依据、评价过程描述、评价基准日和评价报告日、评价数据及其来源、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分析、评价结论及改进的建议等等信息。经过专家论证,《标准》能够满足央企、民企关于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报告撰写要求。
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在路上”
目前,为加速促进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发挥社会组织行业自律、社会治理创新等职能,中企评基于《标准》,已启动了企业评级试点、行业试点和企业合规建设评价报告试点等工作。同时,中企评并行研究《标准》在垂直行业领域的应用,已与有关部委、中字头行业协会、多家地方商协会启动了合作共建。未来,随着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标准》有望赋能于更多的行业领域。中企评将以AAAAA评级和评价报告为抓手,助力更多企业提升合规管理能力与效率,塑造企业信誉,促进稳健、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社会的企业合规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协会简介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简称:中企评)是原业务主管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1991年发起成立、民政部注册、唯一具备企业评价资质的国家级社团法人组织。理事会成员由著名经济学家、专家学者、企业家及关心与支持企业评价事业的各界知名人士自愿结成。
上世纪80年代末中企评首开中国企业评价之先河,曾会同国务院各有关部委,按照国际惯例连续8年发布了“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最佳经济效益及中国建筑业500家、中国服务业500家”,撰写出了一系列综合和专项分析报告,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2000年以来,中企评先后会开展了“成长型中小企业”、“企业自主创新”、“大企业国际竞争力”、“上市公司竞争力”、“知识产权强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500优”、“中国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新型实体企业100强”等一系列评价体系的编制工作,并出版各类评价报告。上述评价研究对推动我国企业转型创新、国际化竞争以及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实证性依据和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