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内卷时代之下,企业转型突围的终极路径
2021-09-01   来源: 中国网

  现状

  创业难,守业亦难。

  如今国内的企业生存面临着内忧外患,中小规模企业感受得最为强烈,甚至大型传统企业也无法幸免。

  何为内忧?

  公司要做大做强,最核心的就是顶级人才;

  人才能为老板解决引流推广、销量增长、产品优化、品牌运营方案,乃至企业管理降本增效等诸多问题。

  人手只能执行你的要求,企业天花板被限制死死的。

  然而令人沮丧的是,顶尖人才永远只会出现在两个地方,其一出现在大厂,诸如阿里腾讯百度美团字节华为,这些知名且多金的大厂。

  其二出现在创业路上,例如从阿里辞职的程维创立滴滴打车,从OPPO辞职的刘作虎创立一加手机。

  这些顶尖人才和中小企业无缘,于是大家不得不面对成本升高,利润降低的内忧困局。

  何为外患?

  如今许多行业都在陷入内卷,对手在低价倾销,顾客凭什么买你正常利润的产品呢?

  一个人的努力会提高分数,一群人的努力提高分数线。

  创业公司三年存活率低至5%左右,损失金钱和精力事小,机会成本的错失是企业家们不可承受之重。

  我们采访的一些企业家常感叹:“满怀信心下的失败对自己是沉重打击“、“创业初期面临的困境是无法想象的“、”多么希望遇上贵人提携”……

  期许

  不可否认,假如顶级人才有每年千万的创收能力,又怎会选择两万月薪,又处处受限的打工呢?

  如果能有一项服务,可以:

  科学的分析诊断企业当前的问题与状态,精准定位经营存在的病症;

  提出行之有效的完整方案,从产品端提升销售转化率,从流量端打开全网流量渠道,从运营端避开红海竞争细分市场,同时优化企业管理降本增效;

  以此让你的公司快速提升利润,逐步达到利润倍增的结果。

  这样的企业服务,你会愿意选择吗?

  调研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探访了相关企业咨询服务行业,收集了近30家企业的信息,大体将他们归为3个大类:

  第一类:以欧美公司为主的百年咨询企业,代表公司有麦肯锡、贝恩咨询、毕马威。

  他们的特点是擅长大型企业的管理优化,以及财务运作、上市咨询服务,可服务收费基本在500万元人民币起步,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承受。

  第二类:以国内公司为主的传统咨询企业,代表公司有正略钧策和一些传统4A公司。

  他们的费用根据公司及产品不同,起步收费大约在50万~100万元之间,服务范围侧重管理与品牌模块。

  第三类:以国内大型企业高管为首,辞职创立小规模运作的企业服务公司。

  他们的优势相对前两类更加接地气,且费用亲民,大约只有第二类的20分之1,小规模反而会更加注重口碑和效果。

  遇见

  中小型民企更需要的是实战技术派,帮助他们实打实的引流,实打实的提升购买转化率,实打实的优化产品体验,而这些至少第一类公司是做不到的。

  我们采访其中一家名为无忧倍增的企业服务公司,其总部位于腹地武汉,团队只有十数人,却都由顶尖的行业高管所组成。

  在和其首席执行官张宇恒的沟通中了解到,他们的核心团队普遍有8年以上的行业技术经验,也已帮助30多家企业、个体经营者超预期达到利润无忧倍增的目标效果。

  据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是首先全面诊断客户公司的各个业务模块,和医院一样先找准病因,再对症下药制定方案,而方案会细节到每一步具体如何落地,甚至直接提供落地渠道资源,可以说十分人性化了。

  他们擅长的技术领域包括,流量增长、爆款打造、营销策略、复购体系以及私域运营。

  终极路径

  顶级人才是公司持续发展,利润持续增长的终极路径,而方法无非是:

  招聘到顶级人才为你所用;

  自己学习进化成顶级人才;

  与顶级人才合作,付费为你所服务。

  如今的内卷时代,时不时就会冒出一批竞争对手,大打价格战把市场的水搅浑,而只有通过顶尖技术降维打击,才有跳脱这样的红海战线轻松盈利的机会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共享电单车“路在何方”引发关注

共享电单车“路在何方”引发关注

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补充,共享电单车能够提供出行便捷,减缓公共交通压力,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样不容小觑。

·“价廉物不美” 低价低质农机让农民又爱又恨

加快布局新赛道 央企“双碳”路线图浮现

加快布局新赛道 央企“双碳”路线图浮现

目前国资委正在制定推进中央企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而众多央企的“双碳”路线图和计划表已经率先浮出水面,在加快升级力推减排降碳的同时,加快布局氢能等新赛道。

·中国铜业:推动云南打造世界有色金属新高地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