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2021-08-27   作者:罗志恒 马家进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包括供给端的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以及需求端的扩容提质。这需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巩固经济恢复成效,持续增强发展韧性。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效实施宏观政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发挥对优化经济结构的撬动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坚持高水平开放,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齐全、市场规模巨大的优势;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等。

    年初以来,经济持续稳步恢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经济恢复领先全球。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7月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62.7%、42.3%、41.3%、10.3%。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1-7月累计同比增长17.3%,较1-6月加快1.1个百分点。在海外疫情反复和全球供应链受阻的背景下,出口持续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恢复基础仍须进一步稳固。供给端来看,工业生产增速已基本回到正常水平,但服务业修复缓慢,二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5.1%,低于2019年同期的7.2%。需求端来看,出口超预期强劲,对上半年经济形成有力支撑,但居民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恢复较弱,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下降,制造业投资也维持较低增速。

    7月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有所回落,有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和国内汛情、疫情因素扰动的影响,但也与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有关。消费和投资需求仍有待进一步修复。与此同时,政府不再将房地产和基建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未来将保持平稳增长。随着海外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生产有序恢复、消费从实物转向服务,中国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也将减弱。

    展望未来,要警惕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和外需回落压力的共振效应,要未雨绸缪做好稳增长和保就业工作,加快专项债发行以促进基建投资低位回升,维持货币政策相对宽松以支持困难的中小企业。

    长期来看,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新动能与新增长点,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发展。一是推动财政、社保和土地联动改革,完善城乡土地流转机制,激活农村土地市场,发展都市圈城市群。二是从财政税收、社保、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制度等方面降低生育成本,建立起国家、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生育成本的制度体系。三是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尤其是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四是进一步放开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行业的竞争性业务的市场准入。五是进一步放开养老、医疗等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六是提高原创科技实力,抢占全球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七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新型显示产业跑出“加速度” 核心技术攻关待加强

新型显示产业跑出“加速度” 核心技术攻关待加强

当人们第一次通过鲜亮的屏幕看到未曾触及的世界,可能难以想象,有一天显示屏可以薄如纸张,能够自由卷曲弯折,以无限角度和可能性展现无限“视界”。

·智能电动汽车 迎来“黄金时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