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多部委发文要求规范“算法推荐”,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超越网购和游戏
2021-08-30   作者:张铭阳 来源: 中国网

  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21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亿人,首次超越了网购用户的8.12亿规模、游戏用户的5.09亿规模。短视频正在成为全民最热休闲方式。

  而让短视频“真香”的算法推荐,正在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就在同一天,中央网信办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强调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这也有望成为首部针对算法治理的专项立法规范。

  本月初,中宣部等五部门也联合发文,要求加强网络算法研究和引导,开展网络算法推荐综合治理,不给错误内容提供传播渠道。

  种种迹象显示,算法推荐正在进入监管视野,加强算法监管成为大势所趋。

  短视频用户规模攀升至8.8亿

  所谓“算法推荐”,指的是互联网产品以用户产生的大数据为基准,通过一些数学算法推测出用户喜欢的东西/内容,并让这样的东西/内容出现在用户相应的页面。近年来,从内容平台到购物平台,再到短视频平台,大多内嵌了算法推荐,特别是短视频平台,因为根据算法向用户推荐相关的内容或产品,受到用户的喜爱,用户规模和用户时长持续走高,已经成为网民最大众化的手机应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88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440万,占网民整体的87.8%。

 

 

  短视频不仅在用户体量上已经成为顶级应用,在用户时长占比方面更是持续攀升,吊打其他门类App。国内权威移动大数据公司极光发布的《2021年Q2国内移动互联网报告》指出,当前国内移动网民人均每日APP使用时长为5.1小时,而网民使用时长最高的就是短视频App,用户使用时长占比达29.8%,人均每天约1.5小时,远超社交、游戏、新闻等App。

  在短视频使用动机上,“放松休闲”是用户的首要诉求,在内容需求上,泛娱乐成为用户刚需,知识和泛资讯需求旺盛。CSM媒介研究的报告也显示,用户在“晚上睡觉前”、“乘坐交通工具时”、“排队等候”等场景最容易使用短视频。短视频已经深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杀时间利器”。

 

 

  未成年刷短视频占比近5成 算法监管成大势所趋

  短视频用户规模持续走高,依靠算法对推荐内容进行管理是否可行,正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众所周知,短视频推荐机制是用户喜欢什么,就疯狂推送什么,而不断雷同和相似的话题推送,将会导致用户的视野越来越狭窄,一些低俗内容也掺杂其中,行业乱象不断。

  专家指出,单纯追逐流量并不可取,目前各大平台应尽快建立合规、有效的算法伦理体系与机制,需要对算法应用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治理,尤其需要关注算法对于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用户影响。

  本次《征求意见稿》中也特别规定了未成年人的保护条款,如要求不得向未成年人推送可能引发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以及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2020年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中提到,未成年网民在互联网上经常收看短视频的比例达到49.3%。其中,小学生网民收看比例达到38.8%,初中和高中生网民为60%左右。

  字节跳动官方发布的《2020抖音数据报告》显示,抖音(包括抖音火山版和抖音极速版)的日活用户超过6亿。据百度指数新发布的抖音用户画像地域分布图显示,抖音小于19岁的青少年群体约占7%,如果按抖音背靠的6亿日活用户数量估计,抖音青少年群体的日活能达到4200万。

  此前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就表示,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既需要互联网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特别是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必须推动技术进步、增强防范意识,才能使防沉迷工作产生良好社会效果。

  如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出炉在即,意味着算法推荐正在进入监管视野,算法必须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活动。加快升级防沉迷系统,让算法处于社会监管之下,是视频、直播、游戏等网络平台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价廉物不美” 低价低质农机让农民又爱又恨

“价廉物不美” 低价低质农机让农民又爱又恨

农田夏管时节,记者在湖南、甘肃、吉林、山西、江西等地乡村走访了解到,很多农机因价格低廉在乡村地区被大量使用,但因技术和质量不高,这些农机故障率高,使用年限短,为农民诟病。

·新型显示产业跑出“加速度” 核心技术攻关待加强

加快布局新赛道 央企“双碳”路线图浮现

加快布局新赛道 央企“双碳”路线图浮现

目前国资委正在制定推进中央企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而众多央企的“双碳”路线图和计划表已经率先浮出水面,在加快升级力推减排降碳的同时,加快布局氢能等新赛道。

·中国铜业:推动云南打造世界有色金属新高地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