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和稳就业的重要力量。近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聚焦新兴产业发展。尤其是推进资金、人才等要素加速向新兴产业倾斜成为政策重点。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政策文件,针对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提出了15个重点方向和支持政策,以进一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不仅是中央层面,各地方政府近期也纷纷出台政策,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广东省在前期一系列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新能源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浙江省近期也明确提出,将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升级版,做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推进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大型绿色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在国内外困难风险明显上升的情况下,浙江省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离不开新兴产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2019年,浙江省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基本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除此之外,包括河南、江苏、安徽、河北等省市近期也陆续出台各类措施,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专家表示,在政策层面,我们把握住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对激活消费、带动就业有巨大潜力。尤其是在抗击疫情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韧性,在对冲行业压力、带动经济复苏、支撑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4.5%,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展现出了强大活力和发展潜力,对支撑“六稳”“六保”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些列新的支持政策中,加速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向新兴产业倾斜成为其中一个重点。浙江省明确将不断加强对新兴产业在财税金融支持、土地要素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力争实现创新要素高度集聚、配套体系更加完备。陕西省近期联合多家金融单位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银企合作项目对接会,深化政银企合作模式,加大资金等要素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服务一批产业集群优质的企业、支持一批重点项目。
发改委表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一些传统的惯性思维和政策制度等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未来要进一步优化业态治理方式,激发市场创新能力,促进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要素利用效率,激活数字化对实物生产资料倍增作用,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并加快完善就业服务和保障制度,探索适应新就业形态的权益保障政策,进一步激活新型就业潜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