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宁省海城市腾鳌镇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创新学习“枫桥经验”,把“枫桥经验”和镇区实际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有效完善了镇区基层社会治理。
坚持党建引领,做强党群服务平台
首先,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统一思想观念。从班子成员到全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学习枫桥、徐霞客镇等先进地区社会治理的创新经验,围绕枫桥、徐霞客镇社会治理模式,研究、探索腾鳌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在思想上形成了“全镇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共建一腾鳌”的集体共识。
其次,是理顺镇区管理机制,织密组织体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中心集中调度、部门全面参与的治理体系。围绕党委政府领导,建立了腾鳌镇社会治理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围绕社会治理创新,建设了“一中心一大厅四平台”:一中心,即党群服务中心;一大厅,即公共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四平台,即党建平台、8890群众诉求平台、网格化管理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形成了运转高效、统一调度、协同办理的管理机制,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社会治理的“指挥中枢、主要阵地”。
第三,是健全组织体系,着力消除基层治理空白点。建设镇、村(社区)、信息网格三级“党建网”,按照“向上升格、向下延伸、党支部建在组上”要求,全镇升格二级党委13个、党总支7个,新成立党支部65个,以村、社区和企业党组织为单位,建立一级网格33个,二级网格117个。以楼宇小区为单位,整合最初建立的10个社区,新组建4个与城区4个街道办事处相对应的社区,同步选好配强党支部,配备了68名社区工作人员。让组织建设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实现了党的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全覆盖、无遗漏。
第四,是创新活动载体,推进社会治理多样化。依托党员“三会一课”、文明户“评星定级”、“三官一司”等活动载体,参与社会治理;依托村和社区环境整治、免费体检义诊、广场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做活社会治理体系。通过社会组织服务,把村和社区群众对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目前,全镇组建各类社会组织300余个。在疫情防控期间,有近30余个社会组织、150余名志愿者、近千家商户主动自觉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来,积极为全镇防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胜利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战。
回应民生诉求,联网8890平台
在社会治理上,积极响应民意诉求,创新治理新格局,把8890平台联网到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了社会治理与8890的互联互通、共建共治。2019年10月,把腾鳌8890群众诉求工作站与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资源整合,组建了腾鳌镇社会治理综合信息指挥中心,负责上级8890群众诉求转办问题和指挥中心网格员主动发现问题的统一处理工作,将8890群众反映处置问题的被动模式与网格巡查发现问题的主动模式相结合,与镇区14个职能部门和22个村、4个社区建立了专网联通。按照“一口受理、限时办结、全程跟踪、考核督办、评星复核”的原则,形成了8890群众诉求办理“一条龙”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同时,采取主要领导签批、班子成员包案、部门联办等方式,确保了群众诉求办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从今年年初以来,腾鳌共接收8890群众诉求案件1080件,办结1070件,办结率99.1%。建设“枫桥”腾鳌推进后,群众反映社会治理类问题数量明显下降。2019年社会治理类问题在8890平台占比约13%,而今年占比只有不到3%,同比下降10%。
主动出击,建好网格管理平台
在被动处置8890接件的同时,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开展网格化巡查主动出击。实行“镇村治理一张网、指挥调度一中心、综合执法一队伍”,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夯实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工作基础。
一是精准划分网格。依据全镇党组织划分情况划分信息网格,建立一级网格33个,二级网格117个,做到了网格划分全覆盖、无死角,信息化、电子化。
二是构建专职队伍。以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为主体,组建了“两长两员”网格员队伍。同时,新组建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整合原有综合执法、公安、交警、市场、文化、安监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培养全科巡查员,每天手持终端,进行重点区域和专属网格的巡查。
三是健全运行机制。在网格巡查处置上,依托指挥大平台,实行群众反映—分析收集—上报挂号—分类处置—跟踪通报—反馈销号—结案归档“七步闭环”的管理运行模式,实现了巡查案件处置智能化、现代化和高效化管理。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可以随时查看网格员巡查轨迹情况、网格员考核情况、点调视频情况、案件上报流转情况、红黄亮灯提醒情况、部门办件考核情况。
创新服务,打造便民平台
在社会治理工作中,整合、激活、优化各类资源,织成一张“服务网”,提升服务群众手段和水平,全力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打造服务平台。组建“一大厅”即腾鳌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整合劳动、民政、房产、城建、规划、经济发展、安监、自然资源等14个部门进驻大厅,依托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行政审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法律咨询、结婚办证等多项服务。同时,实现各村、社区与大厅服务事项的无缝对接、全程代办,各部门实现了窗口下移、服务前移,送服务到家门。全镇117个网格员手持终端,每天2次在网格内进行巡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处置问题,不能处理的问号直接把情况反映到指挥中心进行处置,真正实现了网络时代群众诉求“掌上办”、“指间办”。
二是建设8890幸福驿站。在社会治理服务上,充分发挥社区能动性,打通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社区职能去行政化,着力把社区打造成服务阵地,让每个社区都成为老百姓的家。如保安社区,保安村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社区活动室。(侯忠江 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