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无止境的复合增长
2016-12-14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网

  不过,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先处理。如果人口增长是指数级的(如马尔萨斯假定),那么经济必须保持相同的增长速度,生活水平才能维持下去。那么,人口增长轨迹与资本积累动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目前人口复合增长率达3%或以上的国家,都在非洲、南亚和中东地区。东欧的人口增长率是负数,日本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低到无法保持人口稳定。这些国家正出现经济问题,因为本地劳动力供给不足,而且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这些国家的劳动人口往往日趋萎缩,而他们必须生产足够的价值去支付规模日增的退休人口养老金。这一关系在世界某些地区仍然十分重要。在资本的早期历史阶段,人口快速增长,或大量尚未利用和转移到城市的受薪劳动力储备,无疑有助于促使资本快速积累。事实上,我们或许可以宣称,从17世纪初起,人口增长是资本积累的一个先决条件。戈登所称的“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过去显然重要,未来也仍将如此。1945年之后,北美和欧洲大量女性加入劳动力大军,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这种情况一去不复返了。1980~2009年间,全球劳动力增加12亿,印度和中国便贡献了近一半的增幅。这种增长同样很难再次上演。但在世界许多地方,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本快速累积之间的关系已然消失,因为人口增长呈S形曲线:起初缓慢增长,然后呈指数级加速增长,最后快速放缓,回到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状态(例如意大利和东欧)。这些零增长的人口真空地区吸引大量移民,但这难免会遇到政治阻力,产生一些社会乱象和许多文化冲突。

  即使只是预测中期的人口也很困难(这种预测可能每年都有显著变化),不过目前的希望是全球人口在21世纪将稳定下来,世纪末之前不会超过120亿(可能低至100亿),随后达到零增长的稳定状态。就资本积累的动态而言,这显然是个重要问题。例如在美国,2008年以来新增职位未能追上劳动力的扩张。美国失业率下跌,反映的是劳动年龄人口试图加入就业市场的比例下降。但无论如何,未来的长期资本积累要维持或促进它的复合增长,可以仰赖人口增长的程度显然将越来越低,而生产、消费和资本实现的动态必将调整,以适应新的人口状况。这种情况何时发生难以断定,但多数估计认为,1980年之后全球受薪劳动力大幅增加的情况,到2030年左右之后将很难再次出现。某种程度上这是好事,因为如我们所见,科技变迁倾向产生越来越多过剩甚至是可弃的低技能劳动力。8高技能劳动力不足,失业或就业日益困难的中低技能劳动力则非常多,两者的差距看来正在扩大,而技术的定义则正快速演变。

  那么,资本积累是否可能超越两个世纪以来的指数增长阶段,过渡至S形轨迹(一如许多国家的人口那样),达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的零增长稳定状态?答案是响亮的“不能”,而了解此中的原因非常重要。最简单的解释,是资本一心追求利润。如果所有资本家要获得利润,那么期末的价值必须大于期初。这意味着社会劳动的总产出必须扩大,不扩大就不可能有资本。零增长的资本主义经济体是一个排他性的矛盾,根本就不能存在。这就是为什么零增长意味着资本的危机。20世纪30年代世界多数地区普遍的零增长状态若持续下去,资本主义的丧钟就会响起。

  那么,资本可以复合增长的方式,无止境地积累和扩张下去吗?若可以,过去40年来地球上惊人的物质变化,看来必须以双倍甚至是3倍的规模发生,但这又如何办到呢?过去40年来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预示了我们为求资本能继续累积下去,未来必须完成的任务。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区是在尝试模仿美国的增长路径。未来一个世纪,世界多数地区将必须模仿中国的增长路径(而且像中国那样承受可怕的环境后果),但这对美国和欧洲来说是不可能的事,对几乎所有其他地区也是不可想象的(少数例外包括土耳其、伊朗和非洲部分地区)。我们也应记住,过去40年间,世界曾发生多次惨痛的危机,通常是地区性的,但也有波及全球的:从1997年的东南亚到1998年的俄罗斯和2001年的阿根廷,以至2008年动摇资本世界根基的全球金融危机。

  但正是在这里,我们应停下来想想马尔萨斯错误的反乌托邦展望的警世意义。我们必须思考以下问题:资本积累可以何种方式改变它的性质,来适应看似危急的状况,并自我繁衍下去?事实上,一些关键的调整适应已经展开了。资本积累能排除种种困难吗?如果能,可以无限期持续下去吗?资本积累的动态可以借由哪些行为调适,类似马尔萨斯的“道德制约”(虽然“道德”一词很难说是恰当的)重塑,同时保存复合增长的必要本质?

  资本确实能以一种形式无限积累,那便是货币的形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货币如今可以不受任何物质上的限制,例如商品货币产生的限制(商品货币包括金属货币,如黄金和白银,它们赋予非物质的社会劳动一种物质形式,而且其全球供应是大致固定的)。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可以无限创造出来。当代货币供给的扩张,如今是由某种组合的民间活动和国家行为完成(后者由财政部和中央银行构成的国家金融联结体负责)。美联储执行量化宽松政策时,就像变戏法那样,想要多少流动资金就创造多少。央行要替货币流通量加几个零,是完全做得到的。当然,这么做的危险是通货膨胀可能失控。这种危机并未发生,是因为美联储基本上是在填补银行体系出现的大洞;这个洞会出现,是因为2008年时私人银行之间的互信崩溃,银行体系中创造大量货币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瘫痪了。通货膨胀并未加剧的第二个原因,是劳动者组织在这种时候几乎没有替劳动者争取加薪的力量(因为就业市场有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因此不会进而影响物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核技术应用万亿市场待开启

核技术应用万亿市场待开启

我国核技术应用很多领域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相关标准、指引都是空白,导致引领产业发展作用不足。

·库存难去:手有“存粮”心头“慌”

山寨POS机、P2P“傍大牌”敛财

山寨POS机、P2P“傍大牌”敛财

一些从事收单外包和P2P行业的公司为获取客户或消费者信任,通过“山寨银联”“李鬼银联”诈骗敛财。

·空气净化器市场“杂草丛生”盼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