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3.谨防多元化的诱惑
凡是鼓吹自己多元化的,3年就会经营困难;不过5年,就会完蛋。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在于你有没有发现机会的能力,而在于你能不能抗拒各种机会的诱惑。 史玉柱曾公开反对多元化,他自己就是多元化的受害者。在1995年的时候,如果珠海巨人集团不搞多元化的话,日子会好过很多。 1995年5月18日,巨人集团同时在全国一百多家报纸上用整版广告,一次性推出了保健品、电脑与药品三大系列30个新品种,而其中又以保健品为主,一次性推出包括健脑、醒目、减肥、开胃、强肾等12个品种。在15天里,市场订货量高达15亿元。不到半年的时间,巨人集团的子公司就从38家发展到了228家。 史玉柱在1996年初发起了“巨不肥会战”,以“请人民作证”的口号再次在全国掀起了保健品热销的狂潮。 这样疯狂的多元化势头,也预示着将来的惨败。 史玉柱曾经这样描述那时的疯狂劲头:那时候,头脑发热,做过的十几个行业全失败了。比如,当时做的脑黄金、巨能钙、治心脏病的药,老本行——软件、计算机硬件。当时传销还不算违法,还成立了一个传销部开始研究传销。传销队伍刚培养好,国家开始说传销违法了,最后那批人就解散了。当时甚至还成立了一个服装部门。 步步高电子公司老板段永平在1997年之前也曾经给过史玉柱忠告:做企业就好像高台跳水,动作越少越安全。不过,那时的史玉柱正处在多元化的冒进之中,自然难以明白段永平话里的意味,可在跌倒过一次以后,他突然感觉自己明白了。 在中国,搞多元化成功的企业没几家,搞多元化失败的企业倒是不胜枚举。以前各行业竞争不激烈,你什么也不懂,但只要你进去别人没进去,你就很容易赚到钱。现在竞争激烈了,专业化是非常必要的。专业化不仅对中国企业适用,全球行业的发展趋势肯定也是走专业化道路。 史玉柱曾经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多元化”惹的祸。当时巨人汉卡确实做得不错,做得很好,销售额也很大,利润也很可观,在同行业里面已经算是佼佼者。但是很快他就以为自己做什么都行,所以就去盖了房子,搞了药,又搞了保健品。保健品脑黄金很成功,但是脑黄金一成功,他就一下子搞了12个保健品。然后软件又搞了很多,又搞了服装。 和史玉柱同时期,同样是保健品行业,同样快速崛起的太阳神,也是由于没能抵住诱惑,进行多元化扩张而迅速倒塌的。 珠海巨人的失败教训给了史玉柱一个警告,那就是盲目地进行多元化扩张一定会大伤元气。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发现机会的能力,而是领导者的知识面、团队的精力、企业的财力问题。现在各领域的竞争都处于白热化,企业只有集中精力,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立足,否则就会在一夜之间完蛋。 史玉柱将企业“国王”的位置一分为三:所有者,经营者,决策者。 上海健特的总裁是原来珠海巨人集团的常务副总裁,其他四位副总裁也都是原珠海巨人集团的副总裁,公司高级管理者有2/3是原珠海巨人集团的。而史玉柱担任的只是决策顾问。尽管员工们私底下还叫他“老板”,然而,作为“决策顾问”的他却并未享受老板的绝对权威。在新公司体系内部,设立了七个人的决策委员会,投票决定提名的项目。决策委员激烈争论,最后由办公会议决定。 那么,在公司建立一个决策委员会,是否会影响决策的效率呢? 速度肯定要受到影响,但对现在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他能不能发现机遇和把握机遇,而是他能不能抵挡诱惑,这跟10年前的环境不一样了,所以很多人还没有弄明白。中国现在的机会太多了,不用去找机会,机会都会找上门。 最近几年出问题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能经得起诱惑,战线拉得太长,最终才导致问题的出现。而且摊子铺得过大,手中的现金就不足以支撑这些项目,他肯定会做一些非常规的事情,而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下,非常规的事情常常就是非法的事情。因此,史玉柱在看了那么多失败的教训以后,更加认定了自己目前的策略是对的。正是这种机制,数年来,一直在给史玉柱发热的头脑泼冷水。 在吴征退出新浪的时候,希望找一个人来接手。有人问史玉柱买不买,给出的价格十分吸引人。虽然事实证明,若当时出手的话,他就会净赚数十亿元。然而,决策委员会觉得风险过大而没有同意购买,最后他选择了放弃。当然,史玉柱也不怄气,因为决策委员会的许多决策也为他挡住了不少风险。在手机行业最火热之时,有人成功地说服了史玉柱,希望他能购买国内的某家手机企业,然而却被决策委员会拒绝了,没多长时间手机行业就冷了下来。这种情况同样也曾出现在汽车行业。刘伟曾说,史玉柱经常参加这样或那样的招商会,看到好的项目甚至会激动一个星期。然而,决策委员会这一制度保障好似一个在关键时刻会给决策者吹冷风的阀门,时时提醒史玉柱不能再用脑袋一热就拍板的决策方式了。史玉柱本人也觉得,正是这几次拒绝让他避免了再次翻船的可能,手机行业没多久便行情大变,而汽车行业投资太大,竞争激烈,充满变数。 史玉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一定开200迈的人最先到达目的地,我可能就开个100迈,但是中间停也不停,我也不加油,我也不休息,这种方式往往最先到达目的地。 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是,在运作脑白金以前,史玉柱习惯自己开车,而让司机坐在一旁,他想开快车就开快车,想开慢车就开慢车。不过后来,他已慢慢习惯了让司机开车,而自己享受他人驾驶的乐趣。 今天,总结巨人大厦加速珠海巨人集团的失败,不少人都提到了战略失误。仔细想一想,与其说是战略失误,实际上还不如说是欲望所致。正是在这种贪大求全的欲望的指引下,史玉柱疯狂抽取珠海巨人集团旗下不同业务公司的资金,造成整个集团失血太多。这也可以解答为何巨人集团是轰然倒塌的。想想看,一个失血过多的人,还会慢慢死去吗? 史玉柱在2005年末放出风声,说想进入网络游戏。此时,一篇名为《一亿豪赌网络游戏:史玉柱多元化迷途》的文章开始在网上飞速传播。 文章说:在珠海巨人集团轰然倒下之前,史玉柱旗下的公司曾经一度发展了服装事业部、化妆品事业部、供销事业部等十几个事业部,并先后开发出了服装、保健品、软件等30多类产品,但最后大都不了了之。头脑发热状态下的多元化,曾经让史玉柱吃尽了苦头。 文章还说道:史玉柱曾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各领域的竞争都在白热化,企业只有发挥最大的精力,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立足,投资不熟悉的领域一定要慎重。然而事实上,史玉柱就是在政策和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分别涉足金融和网络游戏领域。虽然这两大领域的形势依然扑朔迷离,但是很明显史玉柱已经露出了多年前的豪赌心态。 这篇分析文章有一定的道理。在涉足投资领域的同时,又进军网络游戏市场,莫非那个大呼“多元化搞不得”的史玉柱食言了?又抵挡不住多元化的诱惑了?大不一定强,但不大就一定不强,这句话又开始蛊惑他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史玉柱搞网络游戏是在已逐步完成投资领域和放弃四通集团的管辖权以后的一个选择,用他后来的话说,也是他这一生当中最后的一个选择。 其实,史玉柱在正式进军网络游戏市场以后,就不再过问别的事了。在2007年3月2日,四通控股董事会宣布,史玉柱正式辞去该公司CEO的职位。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