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二、史玉柱创业18招
1.不抛弃,不放弃 许多事情其实做起来并不难,关键看你是否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志在必得的决心。俄罗斯有句古老的谚语:把你的帽子扔进围墙里。意思是说,当你想翻过一堵很难攀越的围墙时,请先把帽子扔过去。这样你就会想尽办法翻过墙去,因为你的帽子已经过去了,你别无选择。抱着这样的心态做事,则万事可为,没有什么能难得住你。 史玉柱就是这样一个主动“把帽子扔进围墙里”的人。 1989年夏天,史玉柱从深圳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安徽老家,办理辞职手续,告诉家人自己要下海经商。对于他的这个选择,无论是他的家人还是他的朋友,都感到非常吃惊。因为史玉柱研究生毕业以后,就可以被定为处级干部,迎接他的将是一幅无比美好的生活蓝图。 史玉柱在1989年下海创业以前,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并未显现出他身上有任何异于常人的商业基因。他的下海,与其说是个人的抉择,还不如说是时代的浪潮推动所致。 史玉柱下海后,曾给自己定下发展目标:第一年先创造5万利润,第二年争取创造10万利润,第三年目标是30万利润,第四年目标是100万利润。实际上,在下海的第一个月,他就赚了三四万,第三个月就赚了100万。 巨人集团的M6403汉卡在1992年销售了万套,实现盈利3500万元,并成为一家资本超过1亿元、下设8家分公司的令人瞩目的高科技集团公司。 同年,巨人集团成了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军者,史玉柱也成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典范人物与现代商界最有前途的知识分子代表。他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广东省十大优秀科技企业家”,并获得了珠海市第二届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到了这个时候,史玉柱的事业已经达到了顶峰,这时他年仅30岁。此时,他的自信心也开始快速膨胀,觉得没有自己做不成的事情。同年,在事业之巅的史玉柱做出了一个冒进的决定——建造巨人大厦。 这也是那个时代典型的社会心理。当时,改革开放让人们压抑了多年的潜力与激情得以迸发,让中国的企业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这更容易使得企业家们在所谓的潜力和激情面前迷失自我。 在1993年,巨人集团已变成国内仅次于四通集团的第二大高科技公司。那时,史玉柱与那个时代倒下的很多高歌猛进的企业领导者相同,在自己描绘的美景中欲罢不能。他于1995年时在《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名列第8位,是当年唯一凭借高科技产品起家的富豪。太过膨胀的自信心,让史玉柱在做公司战略决策时,全靠自己的感觉与运气。 由电脑、保健品至药品,史玉柱发疯般地投入了绝大多数的流动资金,而对房地产投资没有任何概念的他一时之间昏了头,打算建造一座70层高的巨人大厦。设计之初,巨人大厦只有18层,在不停地被加码至70层以后,史玉柱并未因此满足,他要求将地基照88层打。根据这样的做法,光预算就需要12亿元人民币。而那个时候,他手里能够动用的资金仅有2亿元。 1997年下半年,史玉柱在四处奔波以后,并未能堵上巨人大厦的资金黑洞,最终一赌成恨,后悔莫及。 曾经跌倒过一次的史玉柱,再次成功以后,始终没有特别的喜悦。他说:“我相信福祸相依的老话。不过从前还是太顺,我很感激这一跤。上次我和刘永行(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谈,他实际上也不断地在摔跤。不过他属于感冒,一个一个的感冒让他免疫力增强,身体强壮了。虽然增长不是很快,但是时间一长总量就很大了。我是从创业那天到我摔跤那天中间就没感冒过,结果一摔跤就是很大一跤。不过摔跤这一课是肯定要补的,否则还是不能长大。不管政治、军事还是经济,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李嘉诚创业时还有几次想要跳楼呢,红军没有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也总结不出十大军事原则。” 史玉柱在1997年巨人危机爆发以后就黯然退场。有人说他躲起来了,也有人说他被抓起来了。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没人相信史玉柱会重新崛起,除了他自己的那“二十几条枪”以外。唯有在极端的环境下,才能够调整自己极端的心情。因此,史玉柱与三个部下决定去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结果,史玉柱在这一次的攀登过程中,经历了死亡的考验。 史玉柱说:“人在低谷时是最勤劳的。这些年我一直在没日没夜地干,跑市场,跑终端,找消费者聊天,了解市场情况。三年里,我跑过的商店有1000多家,深度接触、交流的消费者有200多个。” 有一个值得叙述的细节是,1998年上半年,也就是脑白金上市前后,史玉柱“穷”得连一张飞机票都买不起。一天,他为了去无锡办事,只能去找副总借飞机票的钱——1000元,当天赶到无锡,史玉柱住在一家30元一宿的旅馆,女服务员认出了他,可是并未讥讽他,反而还送了他一盘水果。那段期间,史玉柱的确是身无分文。 史玉柱在那段时间收到了许多的信件,其母校浙江大学的一位校友写信说:你要不站起来,就伤害了我们这代人的感情。 后来,史玉柱说:“我觉得这话说得非常重,我感触非常深,自己压力也非常大,好像我不站起来不光是我一个人的事,还要伤害别人的感情;而且每天收到的很多信里面都夹着钱,少的5块,多的有200块。当然我不至于困难到这个程度,但是这反映了大家都希望我能再站起来。” 史玉柱经常对自己的属下讲“夸父逐日”的故事。巨人现象的核心是一种精神,是一群年轻人执著地追求自己选择的事业并为这种追求不顾一切的拼搏牺牲精神,是追逐太阳的精神。 因此,就算在1997年初史玉柱穷得一贫如洗时,他也从未想过放弃。 其实,在那段艰难时期,史玉柱始终躲在珠海巨人集团总部四楼的总裁办公室中。 史玉柱本来就不善于交际,好像没有任何知心朋友,就算是在辉煌的鼎盛期,他也不是很善于和外界交往。每一次要做重大决策时,他都喜欢将自己关起来,在屋中来回踱步、苦苦思索。时间长了,办公区的地毯已经凹凸不平,显得有些坑坑洼洼。就在史玉柱将自己封闭几十天的这段期间,针对巨人事件,新闻媒体进行了高密度的轰炸,企业形象支离破碎。 不过,他并没有选择放弃。 史玉柱快速抽身,决定离开珠江三角洲这个“白区”,开辟另一块“苏区”。 他说:“等‘苏区’发展起来以后,我们再来解救‘白区’。”他选择的“苏区”就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后来的事实证明,这里确实是之后十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方之一。所以,我们不得不佩服史玉柱的独特眼光。 因此,史玉柱到江苏和安徽一带隐居,并秘密进入保健品市场。一直到2000年5月份,他出现在那篇名为《南京街头雄心勃勃的神秘客》的新闻专访里。 之后,有一位记者请史玉柱评价一下自己,最满意的东西是什么?他只回答了两个字——坚强。 如果史玉柱不够坚强,那就不会有现在的脑白金、黄金搭档及后来的巨人网络,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想想看,珠海巨人集团为何没有被注销?很多人都奉劝史玉柱注销该公司,这样一来,他也就一了百了了。 不过,史玉柱绝对是一个聪明的人,他并未抛弃曾经信任珠海巨人集团的投资者。因为如果按这些所谓聪明人的办法做了以后,他的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假如真的注销掉珠海巨人集团的话,从法律上来讲,史玉柱是可以避免债务了,不过,他此前的“三年回报100%”、“保险公司保险”等说法难道就不会被追究,国家难道不会判他一个“非法集资”或“诈骗”吗? 这样一来,史玉柱怎么可能还有重新崛起的机会呢? 很明显,史玉柱是非常聪明的,当然也是非常坚强的。倘若他不坚强的话,就完全有可能面对危险“英勇就义”。如此,就不可能在多年后还是一条好汉,中国也不可能会出现一个身价500亿的富翁了。 史玉柱的创业成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如果你想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请把自己的帽子扔进围墙里,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前进,才能燃起最坚定的成功希望,才可以激发出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