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在企业家中间,我从来没觉得孤独
由一个武术运动员到演员,再由演员成为企业家,这中间的转变必定存在很多难以诉说的情绪,不过当李连杰走进企业家这个圈子的时候,他的目标很明确,想法很简单,虽然他选择了企业的形式,但他所传递的是一份爱,一份真诚和一份自信,所以,在一个陌生的圈子里,他从未觉得孤独,反而觉得很有意义。 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组织,壹基金势必也被认为主要是筹钱的,不过就这一点,李连杰有自己的见解:“不仅仅是筹钱这么简单,因为企业领袖们在推动着行业的发展。那一个行业的产业基本上上游到下游可以影响几十万人。如果企业家能更清晰地了解‘壹基金’的理念和操作的方法,以及为未来更多的企业家用企业的方法来管理、透明这样的一个基金的话,那么对它未来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你要影响社会上每一个人参与共同的事情,一个是横向的影响,一个是竖向的。这是商学院的管理方法,叫灌顶式的方法。就是从这个行业的上端,从头到脚。就等于一个学校,如果校长决定做这件事,从校长到教务主任,到各学科,往下渗透的力量就比较快和更加有效。” 关于同企业家之间的关系,他又如是说道:“朋友,或者更多的是大家常常探讨的都是整个民族在未来三十年里,如何更加在软实力的提升以及第一代富豪怎么样承担起第一代富豪的社会责任?为未来的富豪们去做一种标杆的社会回馈的榜样。不是谈的很短,现在说筹多少钱,弄多少事,不是这么简单的话题。经常探讨的是我们十年要达到什么目标?二十年、三十年怎么样符合国情的情况下,我们要做出什么样的一个资产的转移以及个人的财富,有多少是留给自己?更多的是为社会所保管,最后要流向社会等这些话题的探讨。” 按照这种说法,壹基金似乎与中国企业家之间是一种相互的关系,但李连杰否认了这种说法。他说,是一种一体的关系。壹基金的参与者都是理事。如果是理事,大家是在一起做共同的愿望,所以不能分开成两件事。 作为一个非商界的人士,行走在企业家当中,难免会有一些生疏和陌生感,孤独似乎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不知是不是学佛的原因,对此李连杰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解释。他说:“为什么孤独?你必须有所求,你才有所失。如果你觉得孤独,几乎你进不了这个圈子,那么必须是先成为朋友,有共识,对生命价值的共识,对财富价值的共识,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共识,才能作为朋友。只有朋友才能玩在一起,才能在一起喝茶、聊天、探讨社会问题以及整个民族的问题。所以我从来没觉得孤独。” 从来没觉得孤独,这该是怎样的境界和情怀,能做到不孤独,也是一种企业精神。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