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上市险企一季度保费破万亿元寿险新业务价值“拐点”将至
2023-04-18 记者 胡恩燕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4月18日,上市险企一季度保费收入悉数公布。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一季度合计实现原保险保费10563.18亿元。《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一季度寿险保费回暖但增速分化,财险保费均保持5%以上的增速。机构分析一季报业绩认为,寿险新业务价值“拐点”将至,财险盈利或超预期。

  从各保险集团一季度合计累计原保费收入情况来看,整体呈现“四升一降”格局。其中,中国人寿约3272亿元,同比增长3.9%;中国平安约2601.59亿元,同比增长5.6%;中国人保约2497.34亿元,同比增长7.47%;中国太保约1544.53亿元,同比增长3.8%;新华保险约647.72亿元,同比下降0.18%。

  寿险方面,一季度时值行业传统“开门红”销售旺季。然而,由于近几年寿险行业分化,“开门红”有所降温。今年一季度五家上市险企寿险保费增速进一步分化。其中,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一季度分别实现寿险保费收入3272亿元、1717.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5.63%。其他三家公司寿险保费收入均呈负增长,太保寿险一季度累计原保费收入仅为969.10亿元,同比下降2.6%,降幅最大。

  机构预计,上述三家公司一季度寿险业务出现负增长的原因主要受趸交业务减少导致新单承压,以及续期业务面临部分退保压力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银保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个人业务新单销售趋势向好。其中,一季度平安寿险个人业务新单出现10%的高增速,人保寿险长险新单期缴保费增速为9.4%。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财富管理产品仍是新单主要驱动力,健康保障方面基于客需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优先满足客户的保本理财需求,除了往年“开门红”主打储蓄类产品外,今年对于储蓄类产品的重点销售将一直延续到二季度。

  与寿险保费收入增速分化不同,财险延续2022年保费收入高增长态势,“老三家”一季度保费收入均维持5%以上。其中,太保财险一季度保费增速为16.8%、人保财险一季度保费增速为10.10%、平安财险一季度保费增速为5.4%。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各公司车险保费增速均有所回暖。机构预计,在汽车出险率提升好于预期以及审慎的准备金策略下,一季度财险综合成本率同比改善的可能性较大,盈利或超预期。

  前瞻上市险企一季度业绩,国泰君安认为,寿险重疾险基数见底,普惠型保单冲击大幅减弱,叠加旺盛的储蓄需求,预计今年行业新业务价值将实现复苏。长城证券指出,地产板块政策利好将显著降低保险资产端信用风险敞口,对保险投资端形成向上支撑;新会计准则实施预计将对保险公司经营,尤其是对保险权益投资产生深远影响,一季度上市险企业绩指标或将出现较大波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飞机高铁网遍布 长途客运大巴何去何从?

飞机高铁网遍布 长途客运大巴何去何从?

长途汽车客运行业市场空间受到挤压,部分汽车客运站关闭、客运企业经营困难。

·贵州:水稻育秧集中化 “流水线”上生产忙

“资源牌”的“稀”引力——包钢坚持“高精专”发展见闻

“资源牌”的“稀”引力——包钢坚持“高精专”发展见闻

包钢集团勇担稀土应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重大责任,加快推进以稀土为重心的战略转型

·小山沟里,涉农国企的大作为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