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资源牌”的“稀”引力——包钢坚持“高精专”发展见闻
2023-04-17 记者 任会斌 侯维轶 包头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关于在内蒙古包头设立“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被内蒙古代表团作为全团建议提出。“这表明了自治区和集团聚焦国之大者,奋力突破高端稀土材料生产应用‘卡脖子’技术、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基地的决心。”包头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孟繁英说。

  作为新中国最早建设的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和全球最大稀土生产企业,在新征程上,包钢集团勇担稀土应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重大责任,加快推进以稀土为重心的战略转型,坚持走“高、精、专”之路,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打造全球最优稀土钢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强、世界一流稀土领军企业。

这是内蒙古包钢集团的生产线。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聚力创新 主攻稀土应用

  天文望远镜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眼睛”。2020年,包钢集团技术团队利用开发的稀土材料应用技术,成功解决地基光学望远镜磁致伸缩促动器输出不足的问题,有效破解了大气湍流导致天文望远镜图像分辨率低的问题,一举夺得中国创新方法大赛金奖。

  稀土有“新材料之母”的美誉,不仅可以用于生产新材料,在传统冶金产品中科学添加稀土元素,可化“旧”为“新”,显著提升钢、铝等传统材料的硬度、韧性、电工和耐寒、耐热、耐腐蚀等性能。近年来,包钢集团立足稀土资源和产业优势,确立了以稀土为重心的转型升级战略,通过广纳贤才,与大批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努力构建稀土研究战略性科技力量和稀土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奋力突破稀土应用“卡脖子”难题,全力打造国内最强、世界一流的稀土行业领军企业。

包钢炼钢厂8、9号转炉生产现场。资料照片

  包钢集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集成发挥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测试评价平台、国际合作基地、北方稀土技术中心等五大平台集聚效应,构建高水平“稀土+”协同创新体系。

  今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联合建设的“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被聘任为北方稀土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首席顾问。

  目前,包头稀土研究院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稀土科技研发机构,拥有“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稀土院中试基地解决了一批稀土新材料产业化技术难题,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稀土中试平台。

包钢集团钢管公司质检职工正在检查石油管表面质量。资料照片

  磁致伸缩促动器,只是近年来包钢集团突破的稀土应用技术之一。近三年间,包钢集团发力稀土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稀土新材料、功能器件、终端应用产品等技术创新,开展低温焙烧、氯化物电解等技改工艺实验,升级冶炼技术,巩固发展根基;研发出新一代稀土高铁钢轨、稀土钢用稀土铁合金、烧结钕铁硼辐射多极磁环、稀土镁锆晶粒细化剂、高纯稀土金属靶材、稀土玻璃涂层、稀土催化剂等一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高端稀土产品。期间,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50项,授权专利159项,组织制定首个稀土国际标准,相继共获得中国稀土科学技术一、二等奖10项。

  近年来,包钢集团还推动稀土与钢铁两大主业融合发展,把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的稀土钢作为主攻方向之一,全力打造全球最优稀土钢产品生产基地。

  北京冬奥会期间,美国彭博社驻东京记者森来实在复兴号上连发两推,称自己乘坐的京张高铁“了不起”,而运行时速350千米/小时的京张高铁所使用的绝大部分钢轨为包钢所产。

  独特的资源禀赋,令“稀土+钢”强力聚合。近年来,包钢成功研发出无间隙原子钢、含磷强化钢等7大类、61个品种的稀土钢产品,试制的高强稀土焊接用钢、稀土微合金化高强热轧H型钢等系列产品,高速公路桥梁伸缩缝用π型钢、大径壁比合金无缝管填补国内外行业空白,一个个“高、精、尖”稀土产品,服务着我国航空航天、高铁、电子信息、高端医疗装备等高端制造业发展,支撑了京沪高铁、青藏铁路、三峡大坝、“中国天眼”FAST、鸟巢、大兴国际机场等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无人吊车在包钢集团稀土钢板材厂冷轧轧后库夹取钢卷。新华社发(李志鹏 摄)

  孟繁英说,稀土是宝贵的国家战略资源,包钢旗下的白云鄂博矿稀土储量居全球首位。开发利用好稀土资源,助力我国从稀土资源大国迈向稀土应用强国,是包钢义不容辞的责任。包钢将站在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度,加快补短板、锻长板,推动稀土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向高端攀升,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持续升级 做精钢铁主业

  轧机轰鸣,火红的钢坯在1000多米长的万能轧钢生产线上经反复轧制,到了生产线末端,已经变成一根根高铁钢轨。“这种钢轨能满足时速350公里的列车运行要求,目前国内只有4家钢厂能生产。”包钢轨梁厂技术质量研发部赵军说。

  普通钢轨单支长25米,铺轨时要留轨缝。包钢生产的高铁钢轨每根长100米,在出厂前还将进一步焊接成500米长,而且钢轨平直度要求极高,这就是高铁上能竖着放硬币的奥秘。

  京沪、兰新、京张……包钢开发的稀土高铁钢轨,广泛应用于国家高铁网建设,在京沪高铁上,支撑起时速468公里的“中国速度”,并走出国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包钢集团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钢铁产品结构优化、档次提升,不断蓄积起发展新动能。

  看不到飞溅的钢花,也听不到轧机的轰鸣声——走进包钢稀土钢板材厂冷轧机组厂房,安静清洁的生产场面令人耳目一新。

  “高端不高端,冷轧是关键”!高端冷轧板要求零缺陷、高强度和轻量化,是钢铁行业主攻的方向之一。2016年底,包钢稀土钢板材冷轧工程投产,一举结束了西部钢厂不能生产高端汽车、家电用板的历史。如今,包钢可生产多个钢种、型号的高附加值冷轧板,成为高端钢板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包钢稀土钢板材厂连退作业部党支部书记亢志强举例说,实施锌铝镁镀层钢板改造工程项目,有效提升了产品耐腐蚀性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及家电、汽车等行业,得到国内用户的认可。

  高铁轨、槽型轨、管线钢、汽车钢、家电钢、电工钢、风电钢、高强建筑钢……孟繁英说,近年来,包钢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产品不断向高精专迈进。

  分产品看,包钢瞄准全球最优稀土钢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目标,加快研发高品质稀土钢轨、稀土板材、稀土无缝钢管等新产品,管线钢、汽车钢、家电钢等高端产品销量持续攀升,实现高强稀土焊接用钢、稀土微合金化高强热轧H型钢等系列产品批量试制,高速公路桥梁伸缩缝用π型钢、大径壁比合金无缝管等产品相继问世,填补国内外领域空白,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最大的钢轨生产基地、我国品种规格最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西部板材生产龙头的行业地位。

  “下一步,包钢将围绕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做精做优钢铁板块,努力打造国内外一流的高端钢铁产品生产基地。”孟繁英说。

  生态优先 力推集约节约

  “经过测算,每年,一回收区域焦油渣无害化处理项目可处理焦油渣1.71万吨,可回收粗焦油530吨,创造产值291万元。”包钢煤焦化分公司制造部专业技术主管安蕾说。

  不久前,包钢煤焦化分公司一回收区域焦油渣无害化处理项目建成运行,可有效治理焦油渣处理环节的污染问题。

  近年来,包钢集团聚焦“三废”污染治理水平,加强“三废”和余热、余压资源化利用,生产清洁化水平持续提升,被评为绿色工厂、清洁生产环节友好企业。

  作为钢铁行业第三家、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发布“双碳”宣言企业,明确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在低碳技术、碳汇交易等领域,陆续实现突破性进展。全力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密切跟进行业前沿低碳技术,建立了包含53个低碳冶金及低碳技术、23个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的低碳技术库。大力开展清洁化运输,成为内蒙古首家完成清洁化运输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

  近年来,包钢集团投资近200亿元实施绿色低碳工程改造,累计节能50万吨标准煤,主要污染物吨钢排放指标下降超过30%,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包钢集团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23年计划实施节能项目20项,环保项目131项。眼下全球首套固废和二氧化碳矿化示范产业化项目——包钢集团碳化法钢铁渣综合利用示范产业化项目正加紧推进,该项目采用世界领先碳化法钢铁渣处理技术,对工业废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一部分经管道输送包钢碳化法钢铁渣综合利用项目固化利用,另一部分经过压缩液化后,采用新能源重卡送至周边油气田做增产技术服务,可实现二氧化碳永久地质封存。

  据技术人员介绍,仅投资一期50万吨示范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36.53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900万棵,对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也为钢铁行业清洁生产和碳中和提供新的发展贡献了“包钢方案”。

  坚定不移推动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开展节能节水改造;深入落实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实现重点工序能效达标;坚定不移促进低碳转型,紧盯“双碳”目标,建立数字化碳核算体系;狠抓绿色低碳冶金技术攻关,研发生产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轻量化的稀土钢产品,探索稀土功能材料在节能降碳领域的应用;持续开展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体系建设,获得更多绿色产品标签……随着一项项工作的开展,包钢集团的低碳环保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2023年,被包钢集团确定为环保管理提升年、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年。下一步,包钢将继续保持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定力不动摇,重点着眼于协同“降碳”、大力“减污”、多元“扩绿”、高效“增长”四大方面,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伐,打造绿色低碳样板企业、标杆企业,努力建设绿色包钢、美丽包钢,为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更多力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披传统文化“马甲” 传授占卜算卦圈钱

披传统文化“马甲” 传授占卜算卦圈钱

近段时间,互联网上出现一批传授占卜算卦等内容的培训机构,以各种所谓“成功案例”对学员“洗脑”,圈钱敛财。

·变味的“博主探店”:给钱就夸上天,不给钱就抹黑

“资源牌”的“稀”引力——包钢坚持“高精专”发展见闻

“资源牌”的“稀”引力——包钢坚持“高精专”发展见闻

包钢集团勇担稀土应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重大责任,加快推进以稀土为重心的战略转型

·从“散杂货码头”到“世界中转站”——一个“内河港”的十年巨变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