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金蝶尚惠红:数字化转型与业务创新的基础是数字化能力
2022-07-15 记者 闫磊 综合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数字中国·首届大型企业数字化信创论坛”日前在云南昆明闭幕。金蝶副总裁尚惠红在会上分享了金蝶对信创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见解,建议大型企业利用多重发展契机深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创新发展。

  尚惠红称,未来五年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四大驱动力。一是政策驱动,国家近几年来发布多项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数字化产业;二是管理驱动,国资委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再加上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需求,催生了企业对管理升级的旺盛需求;三是技术驱动,云原生、可组装、微服务等新技术逐渐成熟,减少了数字化体系交付的成本与周期;四是信创驱动,全球竞争加剧,技术不再无国界,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迫在眉睫。

  她指出,传统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各阶段面临挑战和局限,包括数字化转型思维的局限、企业数字化领导力缺位、组织授权不够明确等。很多数字原生企业得益于先天的基础,转型更有优势。

  根据金蝶服务的众多大型企业客户数据,尚惠红表示,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在“运营优化”和“业务创新”两个主要方面提升价值,从目前来看大企业数字化业务培育还相对缓慢。不同企业的关注点存在较大差异,54%的企业注重业务的数字化,35.6%的企业注重业务的集成融合,29.7%的企业注重业务模式创新,16%的企业注重数字业务的培育。

  通过梳理金蝶服务的央企,她分享认为,80%央企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但转型重点不同。根据企业转型的总体成效和转型进程,可以分为四个类型:均衡发展型、厚积薄发型、成长潜力型、成效显著型。均衡发展型以国家电网、中石油等央国企为主,聚焦集中管控能力的提升,产业的整合;厚积薄发的代表是中国中车、山东重工等重资产、扎根单一领域的企业,聚焦产品研发和供应商的协同;成长型的企业包括华润、北方工业等,他们业务繁多,旨在打造数字中台,实现业财税一体化;成效显著型包括中国建材、海螺水泥等工程企业,聚焦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业务创新和转型。以数字内容、数智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数字业务占比逐步提升,企业期待突破原有业务领域,实现业态转变,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尚惠红说。

  她还指出,数字化转型与业务创新的基础是数字化能力。企业如果不具备强大的数字韧性,很难适应高度不确定的商业环境。可以从ERP到EBC,构建五大平台能力,重构企业数字战斗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B矩形广告大

半数土地流转 保粮增收显效

半数土地流转 保粮增收显效

粮食生产大省安徽的夏收刚告一段落,田间就再一次忙碌起来:在皖北,大型植保机正对玉米作物喷洒农药;在皖南,早稻长势喜人,正待开镰。

·“持证上岗”新规落地 规范专业类网络直播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