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诗情画意共富路·绿水青山云和你” 浙江山水旅游节和云和梯田开犁节首次实现两节合办
2022-06-16 来源: 咸宁新闻网

  6月15日上午,以“诗情画意共富路·绿水青山云和你”为主题的第十七届浙江山水旅游节暨第十六届云和梯田开犁节在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的浙江省丽水市云和梯田景区举行。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丽水市人民政府主办,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云和县人民政府、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浙江山水旅游节和云和梯田开犁节均已连续举办十余届,在浙江省内乃至全国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首次两节合办,活动更加形式多样,既为疫后文旅行业的复苏和回暖提振了信心,又为绿色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发展积蓄了力量,更为传统文化、历史民俗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云和县委书记李忠伟表示,近年来云和县立足“一城一湖一梯田”的空间布局,创造性提出并深入实施以梯田创5A为龙头的全域5A发展模式。2020年,梅源芒种开犁节填补二十四节气国遗目录空白,云和梯田顺利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2021年,一级游客接待中心以及华东地区最长的观云索道投入运营,梯田创5A项目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以来,云和梯田精彩亮相央视《新闻联播》,省委书记袁家军、省长王浩在调研云和等地时强调,云和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抢抓机遇、放大特色,注重梯田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努力走出符合丽水实际、具有山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一波在致辞中提到,作为浙江省陆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丽水是美不胜收的生态绿谷、是积淀深厚的文化之都、是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是历经革命洗礼的红色热土、是朝气蓬勃的发展之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8年全省第一,是全国首个“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和唯一水、空气环境质量均进入全国前十的地级城市,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近年来丽水致力于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更有内涵,以世界眼光建设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匠心打造瓯江山水诗路,有效推进了红绿融合、文旅融合,探索出了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开幕式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发放第六期浙江旅游消费券,分别在飞猪、美团、去哪儿三个平台上展开,适用范围涵盖全省11个市的景区、酒店(民宿)、线路产品、百县千碗地方美食、旅游演艺等产品,适用商铺75000余家,适用产品370万余个,金额共计1400万元。

  云和县也发布了疫后旅游景区优惠政策,对全国游客实行免门票,免票时间为2022年7月1日—2022年9月30日,同时向全国医护工作者发放云和文旅消费券100元/人。此外,云和还发放了500万元文旅消费券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政策促进、财政补贴、线路推荐等多种方式,既提振了文旅消费,又加速了文旅产业复苏。

  为了吸引更多的市民游客,丽水市发布了“丽水山景四时好风光”旅游精品线路。云和梯田还被中国旅游车船协会自驾游与露营房车分会和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授予“全国自驾游推荐目的地”、“浙江省首批摄影之乡”牌匾。

  在现场,云和县人民政府和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零碳景区共建战略合作协议》;云和梯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云和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丽水归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签约“云和梯田生态农产品展示中心”项目和“云和梯田景区天籁云和露营”项目。

  在此次开犁节中,还举行了毅行大赛、云和开犁民俗表演、参观非遗四季行集市、体验观云索道高空俯瞰云和梯田、品尝特色美食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充分展现了云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秀美的山水盛景。

  云和梯田以“千层梯田、千米落差、千年历史”著称,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梯田群,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是云和最具竞争力、最有辨识度的旅游资源。为此,当地县委县政府把“云和梯田创5A”作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龙头和突破口,举全县之力加快打造全国首个梯田类型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力牵引一业兴、百业旺,把云和打造为“旅游强县富民”的生动实践地。(作者:江胜忠  摄影 沈继平)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B矩形广告大

新型输液制剂如何跨过“阵痛期”?

新型输液制剂如何跨过“阵痛期”?

由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该产品的高端装备又受制于人,新型输液制这种先进的医药产品遇到应用难题。

·靠海护海 渔业“进楼”

这家企业何以“双赛道”发力

这家企业何以“双赛道”发力

这家企业还在发力新能源,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新能源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其中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已实现量产。

·年内11家国企登陆A股 科创属性凸显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