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瑞德”)创业板IPO申请近日获受理,公司拟募集7.45亿元,用以投入生产基地(制剂)建设项目、研发管线平台项目、营销网络升级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作为一家深耕焦虑障碍、癫痫症及中枢性骨骼肌肉疾病等领域的医药公司,科瑞德近年发展较快,最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6.17%,且公司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均超92%。
不过,科瑞德亦存在隐忧。《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公司主要产品所在领域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相关细分赛道竞争亦较为激烈;此外,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持续攀升,销售费用率达五成左右,且超过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6.17%
科瑞德成立于200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集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和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综合诊疗方案提供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注射用丙戊酸钠/丙戊酸钠注射用浓溶液、盐酸替扎尼定片及米库氯铵注射液等,其中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及米库氯铵注射液为独家仿制品种,盐酸替扎尼定片为首仿品种。
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逐步扩大,科瑞德业绩增长较快。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下称“报告期”),科瑞德营收分别为5.1亿元、5.57亿元、6.88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6.1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依次为0.89亿元、1.1亿元、1.47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8.51%。
图1 科瑞德报告期内主要财务数据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从具体业务看,报告期内,科瑞德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化学药制剂、原料药、医疗器械三大板块,其中,化学药制剂收入在报告期内占比均超过98%,为公司的核心业务,而从该领域的具体产品来看,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注射用丙戊酸钠及盐酸替扎尼定片三款高端仿制药为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15亿元、2.52亿元、3.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下同)依次为42.1%、45.16%、49.38%;注射用丙戊酸钠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71亿元、2.04亿元、2.23亿元,占比依次为33.56%、36.55%、32.48%;盐酸替扎尼定片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0.95亿元、1.21亿元,占比依次为21.19%、17.06%、17.6%。
抗焦虑药赛道竞争激烈
人体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ATC代码,神经系统药物所属领域包括精神安定、抗癫痫、镇痛、麻醉、精神兴奋、抗帕金森氏病等。2016年至2021年,我国神经系统各类药物的市场规模总体保持增长,其中精神安定、抗癫痫、镇痛等领域的复合增长率靠前。
由于市场规模较大、复合增长率较高,因此科瑞德优先选择在精神安定、抗癫痫、镇痛领域布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产品并开展研发,目前,公司已在前述领域分别上市了律康(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比清(注射用丙戊酸钠)、新比清(丙戊酸钠注射用浓溶液)及凯莱通(盐酸替扎尼定片)。
图2 科瑞德已上市主要产品类别(根据世界卫生组织ATC代码分类)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科瑞德在中枢神经系统布局的三大领域均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中我国抗焦虑用药市场销售额由2018年的95.7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4.65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3%;抗癫痫药的市场销售额由2018年的55.0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5.47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5.94%;此外,2018年以来我国骨骼肌肉类化学药物的市场销售额保持在400亿以上。
不过,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相关领域亦不乏“对手”,竞争相对激烈。
首先,从抗焦虑药市场看,招股书显示,抗焦虑药具体包括坦度螺酮、丁螺环酮、地西泮、奥沙西泮等十五个品种。2021年,我国抗焦虑口服化学药的整体市场容量为近100亿元,尽管市场需求较强,但由于对应的生产厂家已超过80家,行业竞争也较为激烈。值得一提的是,枸橼酸坦度螺酮在抗焦虑口服化学药中市场规模排名仅在第七位,市场容量为5.37亿元,市场份额约占5.68%。
不过,相较于其他市场容量较大的品种而言,枸橼酸坦度螺酮的生产厂家数量较少,报告期内,科瑞德的“律康”占我国枸橼酸坦度螺酮制剂整体销售额的比重保持在80%左右,而原研药“希德”占20%左右。
与此同时,我国抗癫痫药主要包括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及丙戊酸镁五个品种,厂家数量也多达63家。其中,丙戊酸钠属于抗癫痫药第一大品种,2021年丙戊酸钠制剂市场规模达25.08亿元。报告期内,科瑞德的“比清”在该产品领域平均市场份额达10.4亿元,位列第三名。
此外,我国肌肉松弛类口服制剂主要包括乙哌立松、替扎尼定、巴氯芬、复方氯唑沙宗及美索巴莫五个品种,厂家数量多达43家。其中,替扎尼定2021 年的市场份额为 22.57%,在我国肌肉松弛类药物口服制剂市场中排名第二。不过,尽管排名相对靠前,但替扎尼定的市场容量却相对有限。报告期内,我国境内替扎尼定制剂的市场容量分别为1.57 亿元、1.32 亿元及1.58 亿元,不足2亿元。
不过,从同类产品竞争格局来看,除科瑞德的“凯莱通”以外,我国境内替扎尼定制剂产品仅有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的“畅邦”,但由于其不具有替扎尼定的原料药登记号,近年来已基本停止替扎尼定制剂的生产及销售,因此目前科瑞德的“凯莱通”基本独享我国境内替扎尼定制剂的市场份额。
销售费用率超同业平均水平
除了市场前景颇受关注外,作为一家医药公司,研发费用与销售费用亦为外界关注重点,《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尽管声称高度重视研发创新,但科瑞德近年销售费用却为同期研发投入数倍,此外公司销售费用率还超过同业平均值。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科瑞德研发费用分别为0.72亿元、0.77亿元、1.06亿元,研发费用占比依次为14.06%、13.85%、15.35%;销售费用分别为2.57亿元、2.59亿元、3.27亿元,销售费用率依次为50.49%、46.39%、47.44%,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科瑞德销售费用分别为其同期研发费用的3.59倍、3.35倍、3.09倍。
图3 科瑞德报告期内期间费用统计(单位:万元)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与此同时,与同业相比,在招股书中科瑞德将恩华药业、海思科、康弘药业等5家上市公司列为同业可比公司(下称“可比公司”),报告期内,可比公司平均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7.06%、43.76%、41.7%,可见,报告期内科瑞德销售费用率均超过同业平均水平,且去年超过行业平均值5.74个百分点。
那么,科瑞德的销售费用都花到了哪里?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市场推广费占据了公司销售费用大头,分别达1.69亿元、1.24亿元、1.62亿元,占公司各期销售费用比例分别为 65.63%、47.88%及 49.67%。
据悉,科瑞德的市场推广费由学术推广活动费、宣传推广资料制作费、营销内部会议费及市场切换费组成,其中报告期内学术推广活动费均超亿元。招股书显示,公司学术推广活动费按实施主体可划分为由推广服务商实施、第三方专业机构及自主举办,目前,公司学术推广活动主要由自主举办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科瑞德自主举办产生的学术推广活动费增长迅速,分别达0.48亿元、1.03亿元、1.35亿元。对此,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称,此前公司学术推广活动主要由推广服务商实施,2019年7月,公司主动进行了推广策略调整,针对主要核心产品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注射用丙戊酸钠、盐酸替扎尼定片,逐步终止与推广服务商合作,转由自建推广团队举行学术推广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