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中国经济实现预期增速目标有基础
2022-03-22 作者:刘英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22年的中国经济尽管面对疫情延宕带来的供给冲击、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是由于我国不断创新宏观调控,同时既有供给侧的有力支持,也有需求侧三驾马车的强力牵引,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5%左右的预期增速目标有质的基础。

  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有深意

  在疫情反复延宕和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将今年预期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5%左右体现了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信心。

  首先,预期增速目标科学合理,符合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经济保持正增长,当前正在实现恢复性增长中。2020年和2021年中国经济分别增长2.3%和8.1%,平均增速达5.1%。由此,5.5%左右是符合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可实现目标。

  其次,预期增速目标实际上是一个相当高的增长。我国经济规模已达114.4万亿元,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增长超过1万亿元。5.5%左右的增速相当于5年前增长7.4%,10年前增长10.5%。欧美日等体量较大的发达经济体,经济能实现2%-3%的增速就已非常满意。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5.5%左右的增速显示出中国经济增长强劲有力。

  最后,预期增速目标是保质保量的增长,是一个兼顾多方能实现平衡增长的目标。中国经济要保持一定增长速度,是因为今年我国面临1600万新增就业,其中大学毕业生就业超过1000万人。据研究,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200万人就业。要完成今年就业目标需要保持5.5%左右的增速。因此,只有实现既定经济增速目标才可以更好地解决就业、民生等一系列问题,可以兼顾增速与结构,平衡绿色与发展,确保增长数量与质量,实现平衡增长。

  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有基础

  近年来,我国一直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不仅打赢了全面脱贫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和防范重大风险战,在经济规模突破百万亿的同时还大幅降低了宏观杠杆率,经济底盘更大、结构更优化,精干结实,有助于轻装上阵。

  需求侧:三驾马车动力充足

  在投资上,主要有新老基建、智能制造、房地产投资三驾马车强势拉动。投资一直占到GDP增长的一半以上,在“十四五”关键期,“双碳”目标提供了绿色发展转型机遇,技术创新提供新动力,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提供更加强劲动力。

  在传统的基建投资方面,我国正在建设“十纵十横”的交通网,2035年前我国民用机场将扩建至400个。数字经济的发展则促进了新基建投资的增加。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占比还不到40%,而美欧国家多超过65%,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加强新基建投资,将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作为投资重要马车的制造业投资,伴随国家对技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对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的增大,智能制造迎来新的投资机遇,而智能制造投资加大将助力企业赢得未来。此外,房地产投资也开足马力。2021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下降,金融支持新市民的政策日前密集出台,购房作为最大消费,将进一步拉动房地产投资,进而带动上下游数十个行业投资。而压低利率等房地产政策边际放松,将提升三驾马车之一的房地产这辆马车的拉动力。不但可以持续改善民生,还可通过促进上下游行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在消费上,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成长速度最快的市场,将发挥最具增长潜力、最具发展规模的国内消费市场优势。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中等收入以上人口5亿左右,伴随人均收入的持续提升,更多个性化、绿色化、数字化和高质量的需求会带动消费升级与扩大。

  在进出口上,2021年我国首次实现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均达到全球第一。今年我国进出口有望在去年双位数增速基础上延续增长惯性。特别是伴随RCEP落地生效,涵盖中日韩澳新东盟的全球最大自贸区建立,区域内贸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扩围,外贸将大幅跃升。

  供给侧:杠杆率下降为稳健的货币政策预留空间

  2021年,在经济总量超过114.4万亿元的同时,我国宏观杠杆率还下降了约8%,为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增长提供了空间和工具。与发达经济体创出数十年来通胀历史记录不同,我国不仅经济体量大、纵深广、结构优化,而且去年通胀水平只有0.9%,这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对下行压力留出了宝贵的空间,也为降准和压低利率提供了空间。

  同时,我国正加大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包括给制造业提供中长期贷款,增加绿色转型资金支持,加大小微普惠金融支持力度。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继续强力支持智能制造发展,提供技改的信贷金融支持。北交所成立以来,我国在直接融资方面更有巨大提升潜力,通过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创新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直接融资支持,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仅降低了宏观和微观杠杆率,更实现资本、科技、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新财政:增大财政支出强度推动经济增长

  国际比较来看,我国财政空间充足。疫情以来,发达国家超发货币严重,推升物价房价。而我国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仍有充足空间,可以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推动经济增长,实施减税和退税并用的综合性财政政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积极财政政策更加强劲有力促进经济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三个方面,一是稳中有进,将财政赤字率降低至2.8%,同时扩大财政支出。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达到26万亿元的支出规模。二是扩大中央转移支付规模,今年将增加1.5万亿元,增长18%,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近9.8万亿元。三是扩大减税降费规模,不仅大幅实施2.5万亿元的减税降费,而且还会直接给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退税,其中留抵退税1.5万亿元,直接给企业注入现金流。

  总之,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无论从需求侧还是供给侧,我国经济稳健增长都有强有力的动力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需求侧的三驾马车动力十足。政府创新宏观调控,实施跨周期调节与逆周期调节相结合,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相结合,科技政策与结构政策相结合,有效提升政策质量。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发力,宏观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有进一步发力的空间与潜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大豆扩种有喜有忧:政策引导增信心 价格波动存顾虑

大豆扩种有喜有忧:政策引导增信心 价格波动存顾虑

受政策引导、大豆价格行情好于往年等因素影响,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提高,大豆扩种计划正加速落实。

·土地有了“农管家”农民备耕有点儿闲

下好数字“先手棋” 打好转型“主动仗”

下好数字“先手棋” 打好转型“主动仗”

作为国民经济“中流砥柱”的国有企业承担着引领国内产业高质量发展,参与全球竞争的重任,数字化转型成为这一过程中的应有之义。

·河北国企“改”出新活力 “革”出新成绩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