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食品安全形势保持稳中向好 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已初步建成上线
2021-04-22   记者: 林丽鹂 来源: 人民日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4月21日举办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0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全年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38万余批次,总体不合格率为2.31%,与2019年基本持平。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副司长梁钢说:“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消费者购物主要渠道之一的网购食品抽检不合格率为2.30%,与总体不合格率持平。消费者日常消费量大的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保健食品等30类食品抽检不合格率低于总体不合格率。”

  同时,抽检数据显示,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仍需持续治理。一是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仍较突出。二是个别食品类别的抽检不合格率较高。2020年,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小餐饮、小吃店等抽检力度,餐饮食品抽检不合格率为5.99%,主要不合格项目为微生物污染,呈现餐饮单位规模越小、抽检不合格率越高的趋势;蔬菜制品抽检不合格率为3.45%,主要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梁钢介绍,针对监督抽检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均已及时采取了封存、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风险。2020年,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食品3596吨,罚没金额10.93亿元。

  在严防疫情期间食品安全风险方面,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认真落实进口冷链食品“三专、三证、四不”要求;及时开展涉疫食品排查管控,全年各地共排查涉疫食品13896吨,涉疫食品基本得到有效管控。应时所需快速建设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已经初步建成上线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推动31个省份实现与全国平台的数据对接。

  在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方面,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知识产权局启动为期3年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从2020年10月底开始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截至今年3月15日,各地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案件47664件,罚没款3.5亿元,查扣违法产品2016吨,移送公安机关808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市场稽查专员陈谞说:“今年,市场监管总局将重点推进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规范行动,督促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合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天价“洋种子”背后的种业之痛

天价“洋种子”背后的种业之痛

专家表示,“洋种子”受制于人,必须尽早通过突破关键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和深化市场改革,提升育种技术和实力。

·根治信息泄露顽疾还需跨过几座“山”

“资本+”混改效应明显 珠江实业重塑发展生态

“资本+”混改效应明显 珠江实业重塑发展生态

珠江实业集团广州市属老牌房地产企业,在广州市国资委的推动下,通过增资并购优比咨询、合资新建珠江兴邦、战略入股苏交科等一系列资本运作,深度参与混改,推动企业向智慧城市综合运营商转型。

·我国首条直供雄安新区的天然气主干管道开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