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疆天山脚下乌苏市招商局的干部陆勇,带着当地6个招商项目来到西安参加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希望寻找合作伙伴。与以往大多数时候将目光投向内地客商不同,此行他对海外客商同样敞开胸怀。
这位乌苏市招商局党组书记说,是“一带一路”倡议给了他不一样的视角。“乌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5个中欧班列穿境而过。过去乌苏的优势产品建材、农业装备、番茄酱等要出口,都要先向东运到天津港,现在则可以直接搭乘中欧班列向西进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
在陆勇看来,“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改善了乌苏的基础设施条件,最重要的是让当地的发展视野更加国际化,“邻居一起好,才能真的好”。
15日在西安落幕的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哈萨克斯坦、英国、马来西亚、芬兰等75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与陆勇所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样,中国西部省份积极组团参会,渴望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中国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取经”,承接产业转移,曾是广袤的中国西部长期谋求的发展路径之一。二十世纪90年代,为适应东西部之间经济优势互补的需求,西洽会应运而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在继续深化同东部省份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西部省份开始放眼全球。
“2016年,西洽会更名为丝博会。这不只是简单的名称之变,更显示出整个内陆地区发展思路的升级。”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说,西部内陆要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实现经济转型,“既要向东、也要向西”。
古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正在成为西北内陆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陕西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17年,陕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额为8943万美元,主要涉及能源化工、矿产资源开发、建材等领域。一批企业沿着“一带一路”倡议勾勒的美好蓝图走出国门。
中国电建西北院党群工作部副主任李卫华说,企业在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等“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布局了超过80个建设项目,目前已有30余个项目完工。2017年公司海外项目招聘当地员工525名,并为所在国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
“一带一路”倡议下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让中国西部地区在对外交往中更加便利。“兰州就有多条中欧班列过境。搭乘中欧班列,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品15天就能到达德国汉堡。比海运快不说,还大大降低了车辆售后管理的成本。”兰州广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健说,今年内,公司有望向欧洲出口100辆左右的电动公交车。
凭借区位优势,中国西北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一展身手。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莉莉说,以陕西省为例,通过建设“陆、空、信息、通道”多种方式无缝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承东启西、连接南北、高效便捷的立体大通道正在形成,陕西的国际化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内外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交通更加便利,人心的距离也在不断拉近,许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热情日益迸发。5月7日,西安至伦敦直飞航线开通。作为本届丝博会主宾国之一,英国代表团此番带了包括建筑、金融、文教、医疗等行业的50家公司前来参会。
英国贸易和出口促进部长罗娜·费尔海德表示,这支“有史以来英国访问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代表团”,将巩固与中国西北各省份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合作。
马来西亚带来40家企业和机构参加丝博会。马来西亚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副秘书长拿督伊善希望中马一起为“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
马莉莉说,随着国际开放格局的深刻变迁,中国西部内陆不仅需要,而且有可能通过主导产业的分工深化,嵌入全球及“一带一路”区域产业链来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并为国家的发展方式转变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