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消费升级引领释放内需活力
2018-04-28 作者: 记者 栾相科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3月底以来持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引起全球高度关注,中国多次强调不愿打“贸易战”,但是也不怕打“贸易战”。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总体看来,平稳的增速和物价、向好的就业和民生,充分显示国民经济动力转换、效率提升与质量改善的成效。本组系列报道,透过数据看一季度经济运行亮点,全景式呈现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经济在14亿人口巨大市场支撑下所迸发出的韧性与活力。

  “一季度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育新,国民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经济发展开局良好。”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邢志宏用“稳、新、优、好”概括当前经济运行特点。

  “过去几年,国际经济深刻调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是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内需为主的经济结构。”邢志宏说,统计部门进行过测算,2008~2017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了105.7%,超过100%。内需当中,最终消费支出是第一拉动力,是最大引擎。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77.8%,去年全年是58.8%。最终消费支出已经连续第五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和出口、投资相比,消费波动性明显要小一些,所以这样一种经济结构上的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邢志宏说。

  服务消费成为消费增长最重要引擎

  “实际上,最近几年消费增速和GDP增速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关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消费与收入分配研究室主任王蕴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消费增速和6.8%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非常契合。

  与此同时,消费结构悄然发生着更大的变化。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从结构上看,一季度消费升级的特点非常明显。

  一是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成为消费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引擎。比如,文化、医疗、体育等消费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速,普遍高出5~10个百分点,这就说明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和心理层面的满足,从原来消费更多满足物质需求转向了更多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

  二是在商品消费中,高品质的耐用消费品和创新型产品的需求增速比较快。比如,创新型的家用电器类、家具类、建筑装潢材料等耐用消费品,增速远远快于生活必需品,这意味着人们把更多的消费支出用在了高品质的创新型商品上。“目前,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使得创新型产品层出不穷,这也激发了新的消费潜力。”

  “医疗保健消费主要包括人们购买医疗器械、保健品以及体检等方面的消费,一季度其增速最快,达到20.7%,契合目前实施的‘健康中国’战略。这也体现了人们消费理念的变化,从商品性消费向品质消费转变,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王蕴表示。

  苏宁易购发布的春节消费大数据显示,2018年春节期间,大家电消费均价由上年的2855元提升至3594.9元。与此同时,进口产品销售活跃。年货节期间,苏宁生鲜进口阿根廷红虾,累计销售约28.5万只,成为最受欢迎的海洋产品。这组数据也表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价格敏感度降低,消费向品质化、品牌化升级。

  消费贡献率仍有提升空间

  为了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各种政策和文件扩消费促升级。

  2016年4月26日,《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指出,为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增强经济韧性,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主要围绕十个主攻方向,出台实施“十大扩消费行动”。3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组织编写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要加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推进“十大扩消费行动”,在信息消费、旅游消费、绿色消费等领域,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增长点。

  “从贡献率角度看,虽然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是77.8%,这一数字已经很‘亮眼’了,但是消费占GDP的比重目前只有50%多,而在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消费占GDP的比重最低也有60%,高的甚至达到80%~90%。

  因此,我国未来在消费贡献率保持高位的情况下,消费率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赵萍认为,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空间还非常大。

  赵萍的看法也得到了王蕴的认同。王蕴说,“2000年之后,我国消费贡献率基本上呈‘U型’曲线变化,‘U型’拐点发生在2013年左右。2013年之后,消费贡献率呈现出一个缓慢回升的过程。”

  “消费贡献率不断上涨,不仅在数量上对经济增长产生比较大的拉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会有效改善经济发展质量。消费结构自身的升级和优化,会促进供给端的优化,从而使经济发展质量更好,这就是倒逼机制。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会对上游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促进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赵萍说。

  邢志宏介绍,消费结构升级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根据国际上的发展经验和经济理论,服务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去年我国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对服务需求正在产生一个大的变化。现在,旅游、文化、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消费需求都很大,为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在2018年春节消费市场上,智能类产品占据消费市场主流,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无人机等智能化科技产品成为80后、90后年轻消费群体的热捧产品。天猫数据显示,蒸汽拖把、洗碗机、擦窗机器人、烹饪机器人等科技产品的购买人数增幅分别达到了320%、188%、169%和145%。对于创新型产品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研发者和创业者的创新热情。

  此外,赵萍表示,城乡之间的消费结构和水平差距在进一步缩小,农村购买力进一步增强,这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内需挑大梁支撑中国经济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中国经济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增强,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中美贸易摩擦难不倒中国经济,更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邢志宏在回应媒体关切时说。

  邢志宏表示,现在内外需求共同发力,推动了供求关系继续向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但在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内需的贡献率提高。一季度,内需的贡献率为109.1%,比上年同期提高10.5个百分点,中国通过内需对冲了外需减弱影响。

  当前,内需挑大梁支撑着中国经济发展。据统计核算,2008~2017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105.7%,超过100%。其中,贡献率最高的年份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200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2.6%;贡献率最低的年份为世界经济回稳的2017年,贡献率也达到90.9%。

  国家统计局在官网发表文章表示,可以预见,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内需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将持续释放,内需将对经济长期发挥有力有效的拉动作用,必将为我国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国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说,90%以上的经济增长都是内需拉动的,我国经济韧性很足。按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来看,今年我国应该可以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市场。这么大的市场,并且持续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这对于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确实是有比较强的拉动作用。”王蕴表示。

  王蕴同时表示,2016年出台的“十大扩消费行动”等政策举措,着眼长期的相关设施建设和供给体系培育,这不仅对终端消费有带动,还对供给侧和短期投资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促进了供需之间的良性循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工业互联网提速遭遇四大“梗阻”

工业互联网提速遭遇四大“梗阻”

由于缺资金、缺标准、缺安全和缺人才等行业痛点的存在,工业互联网在我国制造业中的渗透率仍较低,部分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转型意愿不强,行业布局仍面临诸多“梗阻”。

·个体运输户遭遇“挂靠陷阱”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由于家装消费专业性强、家装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消费者频频掉入家装陷阱,家装市场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