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东省发改委了解到,《全省油气输送设施规划建设方案(2016-2020年)》日前印发,其中加强油品运输的具体举措受到关注。《方案》提出,到2020年,山东规划新建原油管道7条,总长度2379公里,规划新建原油码头13座,新增年接卸能力11300万吨。
据专家介绍,目前山东油品管道运输比例明显偏低,油品运输仍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油气管道互联互通水平不高。山东省发改委工作人员表示,地炼企业管道运输能力不足甚至无管道可用的困局将随着《方案》的实施得到解决。
根据《方案》,山东将在现有管道基础上,加强原油码头配套输送管道建设,改造淘汰老旧管道,完善联络线。规划新建原油管道7条,总长度2379公里,年输送能力12800万吨,加上即将建成投运的烟台西港区—淄博原油输送管道,新增原油输送能力14300万吨。同时,加快国家骨干成品油管线省内支线建设,完善炼化基地外输管道。规划新建成品油管道7条,总长度1975公里,年输送能力4450万吨。
除了油品管道建设,《方案》还提出,到2020年,沿海港口原油年接卸能力达2亿吨以上,油品和液体化工品码头年接卸能力1亿吨左右,LNG码头年接卸能力150亿立方米左右;港区仓储设施建成港口油气罐区137个,油气仓储能力将达到6600万立方米左右。其中,原油罐区66个,总罐容5000万立方米左右。成品油罐区59个,总罐容1400万立方米左右。LNG储罐12座,总罐容220万立方米左右;山东全省天然气主干管道里程将达到8950公里,年输送能力达到960亿立方米,实现天然气管道“县县通”。
同时,按照《方案》,山东将加快构建以青岛港、日照港和烟台港为主,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等为辅,以进口原油、LNG为重点,以中转运输原油、成品油为补充,主要服务省内、辐射周边省份的油气海运体系,来提高沿海港口油气接卸能力。规划新建原油码头13座,新增年接卸能力11300万吨;规划新建油品和液体化工品码头38座,新增年接卸能力7005万吨;扩建LNG码头1座,规划新建LNG码头3座,新增年接卸能力110亿立方米。同时,还将统筹沿海港口LNG接收站和陆上天然气入鲁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天然气输配管网。规划新建天然气主干管道7条,山东省内总长度2700公里,年输气能力41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