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第 65 期 2011.9.23■■

在意大利乃至整个欧债危机不断加剧,风险不断增加大之际,中国岂能坐视不理?中国总理温家宝也表示,中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继续加大对欧洲的投资”。当然,购买欧债不能没有任何条件。中国应该以何种诉求、何种模式、在什么时机援助欧洲,实现中欧共赢,是援欧的关键性问题。
施与得的天平
 新闻回放
欧债危机救援难度升级
经济参考报 2011-9-21
  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19日将意大利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档,另外对于急需新一笔救助资金的希腊来说,20日继续与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洲央行的监察员进行的谈判悬而未决。一个是债务规模大到难以施救的国家出现风险,一个是仍没有达到施救标准却急需输血,显示欧债危机救援难度正逐步升级。
·欧债危机向欧元危机演进
·Robin Bew:欧债危机,中国无法置身事外
·标准普尔下调意大利主权信用评级
 视 频

李稻葵:中国不会做“滥好人”

 声音
·经济学家 韩志国
   欧债危机的本质在于健康经济体要为不健康经济体买单并因此使自身受到拖累而陷入衰退。希腊因经济规模较小,一旦发生违约尚可控制;如果意大利也出现违约,后果将不堪设想,全球经济很可能陷入二次衰退。如果出现大型负面金融事件,股市可能会下跌30%以上。
·深圳世联地产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劲松
  解决欧洲债务的方法不是再发债让中国买,而是请出卖欧洲的国有优质资产!解决中国地方债的办法同理,不是出卖土地给备受凌辱的开发商,不是再搞一个次级国债让百姓买,而是出卖优质国企产权!出来混得一身债,总要拿点是东西的还!
·财经评论人 马光远
  未来退出欧元区的有两类国家:一是自己情况不错的,不愿意受拖累,一是自己情况差的,不得不退出。最终的结果就是欧元的崩溃。但欧元的崩溃只是打击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对欧洲经济本身只会产生心理层面的影响。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长安
  评级机构标普宣布将意大利主权评级下调一档至A,并维持“负面”展望。这是继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塞浦路斯和希腊后,第六个在今年被下调评级的欧元区国家。意大利是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此次下调评级,对欧洲经济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梅新育:中国施援手,欧洲须回报
  对于中国而言,助一臂之力,帮欧洲渡过难关、进入一段能够持续相当时间的稳定时期,这无疑是最优选择;但倘若债务国不肯接受合情合理的条件,那么对其债务危机听之任之就应该是中国的次优选择。[详细]
刘洪:欧洲不能只盯着中国的钱袋子
  中国人拿血汗钱助欧洲,欧洲必须给予中国正当合理的待遇,改正一系列歧视性的政策。一些欧洲人指责中国正当要求是“友善勒索”,完全是混淆了事情的因果。[详细]
否泰翁:“英雄救欧”前先保护好自己
  欧债危机持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购买意大利国债,该如何确保对外投资的安全性?笔者认为,与其要求欧盟国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中国对欧投资安全,不如坐下来主动协商,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来确保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不做“亏本买卖”。[详细]
时机和条件的设定
吴智钢:中国购买欧债应优先考虑三因素
  中国购买欧洲债券,应该有三项优先考虑:首先,中国应该优先考虑在欧洲的核心利益;其次,中国应该优先考虑事关中欧贸易发展战略的国家或者项目; 其三,中国应该优先考虑防范风险和把握机遇之间的平衡。[详细]
马红漫:“白衣骑士”应先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话题一直横亘在中欧两大经济体之间,实际上已经跳出了单纯的技术框架。如今,中国勇敢扮演欧债危机的“白衣骑士”,恰恰为敦促欧盟方面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详细]
何志成:抄底欧债要等市场时机
  欧债危机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但欧债危机的最终解决还没到最关键时刻。从中国的角度讲,过去大量买入欧债是为了避免人民币对欧元过度升值,但现在这种观念要改变。外汇储备不应该是平衡汇率的货币工具,而应该成为帮助中国崛起的战略筹码。[详细]
援助模式的思考
郑联盛 何帆:潜在救援方式多边优于双边
  如果采取双边的方式,中国直接购买意大利等国家的债券,表面看收益率比较高,具有较为明显的投资价值。但是,单一国家的债券在欧债危机深化的条件下可能出现违约和重组,比如希腊。这种双边方式的买入,存在较大风险。[详细]
何力:援助欧洲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
  除了买国债,是不是还应该有很多的可以购买的资产,因为买资产对中国自身经济其实对欧洲经济也是有好处的。就是说我们援助也好,或者说救助也好,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详细]
王勇:应充分发挥“热茶效应”
  所谓“热茶效应”,基本原理是指水杯里的茶叶随着热水的注入而慢慢浮起,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则茶香四溢。那么,解决债务危机也是同样道理,“注入热水”,就是指在债务人濒临债务困境时,债权人或其他机构应通过各种方式为其提供资金援助或其他帮助,助其脱困。[详细]
经济参考网综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美编:张小洁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