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产业转型驱动力新路探寻
2023-05-2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编者按:在产业转型大潮中不断发掘新的驱动力成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数字化、智能化不断重塑传统产业发展进程,当未来产业开始显露引领优势,如何激发产业内生动力、培育壮大新增长点,成为打造产业韧性、提升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从人才战略到新技术应用,从加码创新到整合资源,千行百业在转型新路探寻中迸发出新活力。

  近日,人们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上海:加码人才环境 落子未来产业

  结合产业创新发展基础优势,上海提出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五大方向,争取到2030年,让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

  “你们对规划的把握有多大?”面对业界人士经常提出的这个问题,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宏韬说,未来产业技术变化和传统产业相比有更大的不确定,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也要有坐5年到10年冷板凳的精神,“我们认为这五个方向代表了一定发展规律。”

  作为青年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海承载着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近日,以“闯上海 创巅峰——未来产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在上海中心举行,从发布“上海青年科技创业十大先锋”,到启动“上海创新创业十大研修营”,再到发布上海创新创业数字地图“1.0”版,上海正不断加码人才环境,为未来产业落子布局。

  布局五大方向酝酿“爆点”

  在繁忙的大城市中,像打一辆出租车一样打一架飞行器……这样的梦想正在加速走进现实。

  前不久,创业企业御风未来在上海张江宣布完成两轮共计1.5亿元融资,其研制的2吨级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M1(5人座)已在上海金山工厂下线,适航取证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相比直升机和传统的通航固定翼飞机,eVTOL飞行器具有不依赖跑道、智能化程度高、驾驶门槛低、运营成本更低的特点。”御风未来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谢陵表示,御风未来正在全力推进的M1,有望成为城市立体交通空中出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研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这是上海发力未来产业布局的生动注脚。上海此前发布的《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要“突破关键飞行技术,研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

  根据行动方案,到2030年,上海要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五大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产业是由重大科技创新推动、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支撑引领作用、当前处于萌芽或产业化初期的前瞻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的有效途径,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是构建未来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主要手段。

  可以说,由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及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重点产业构成的“3+6”,是上海产业的“今天”;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数字经济等四大新赛道和未来健康等五大未来产业,构成了上海产业的“明天”。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宏韬在论坛现场说,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上海致力于抓人才、抓土壤,用好上海专家资源的未来技术“筑基计划”、中小企业联动发展的未来技术“携手计划”、面向全球揭榜挂帅的未来人才“雁阵计划”等六大计划,助力未来产业之苗成长、未来产业之树长青。

  “硬核”科技勾勒未来图景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医疗健康产业应用不断深入,未来健康产业图景逐渐清晰。

  作为上海集中精锐力量、加快发展突破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取得重要进展。上海市经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8537亿元。同时,上海新增11家在科创板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累计已有30家上市企业,企业总数及募资总数均居全国第一。

  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应用也结出更多硕果。

  长期以来,在药物研发领域有一个著名的“双十定律”,即研发成功一款新药,需耗时10年、投资10亿美元。长期以来,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是创新药研究的痛点,而人工智能技术让制药行业有了新的可能。

  星希尔是一家从临床需求出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驱动药物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成立短短三年时间,企业已取得多项突破。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和智能计算平台使用人工智能前沿算法,结合计算化学、药物化学和生物学的工具及经验,攻克小分子药物早期研发流程中的疑难问题,能够快速发现活性高、成药性好且结构新颖的候选分子。

  星希尔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李成涛在论坛现场说:“人工智能已渗透到药物研发的方方面面,从临床前靶点的研究、探索、验证,到小分子、大分子的设计、筛选、优化、合成,再到结果验证,人工智能都可以发挥不一样的价值。我们也期待人工智能的加入,可以使得原本无法治愈的疾病变得可治愈。”

  智能化浪潮下,机器人技术更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众多场景中。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自适应机器人,能够适应复杂环境,像人类一样进行作业。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世全表示,目前,其机器人在工业应用领域,已被用于手机、智能音箱等产品的打磨抛光等用途;在非工业领域,比如鸡腿肉切割方面,企业已经研发出样机可以落地。

  建设人才创新创业热土

  为未来产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政策环境支持,这是更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关键因素。

  经过13年发展,思路迪已成为扎根中国、面向全球的精准诊断先行者和领导者之一,拥有覆盖肿瘤全生命周期诊断的业务,包括肿瘤早期诊断、肿瘤伴随诊断、肿瘤动态监测,同时还布局了分子感染诊断等核心业务。

  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政策支撑。上海思路迪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磊说:“2010年,我怀揣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推动精准诊疗’的梦想回国创业。上海给予我们充分信任与自由,用精准的支持和服务,让我们心无旁骛投身于新技术的‘无人区’。”

  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介绍,上海市科委和相关委办局一起探索出了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计划体系,包括为32周岁以下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支持的“扬帆计划”,重点培养和资助3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启明星计划”等。同时,聚焦产业创新发展中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需求,探索重点领域人才目录、岗位清单等引导机制,促进重点领域人才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和跨界使用。

  上海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市、青年创新创业热土。“不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产业变革、新业态发展,都离不开青年人才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造活力和拼搏干劲。”上海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曹远峰说,近年来,上海优化留学生、高校应届毕业生、青年人才等的直接落户政策,进一步提高对青年人才的开放度和集聚度,同时做强人才计划体系、做大事业发展平台、做优创新创业服务、做实赛会合作品牌,希望让上海成为各领域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圆梦之都。(记者 杨有宗 高少华 上海报道)

  甘肃:创新5G应用 融入千行百业

  数智赋能,日新月异。这两年,在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省多地,从传统工业到乡村振兴,从老手艺到新业态,5G应用案例“百花齐放”,持续融入陇原大地千行百业,经济社会运行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

  矿山长出“智慧脑”

  大山脚下,作业现场,多台大型挖掘机挖掘、装车。在石料装满后,多辆重型自卸卡车按既定路线行驶至投料场投料,再根据后台指令沿不同路线折返装车。在近50万平方米的矿区开采面上,各工种高效运转,忙碌而有序。

  这是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抛沙镇的牛斜山石灰石矿山,由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负责生产运营。今年3月初,由甘肃移动实施的“5G+数字化矿山智能管控系统”上线,这个国家级绿色矿山正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

  31岁的挖掘机驾驶员杨励民已在这个矿山工作9年。他介绍,过去作业时,安全警报、故障上报、挖掘机位姿确认等均需要人工判断进行操作。“现在只需通过安装在挖掘机及安全帽上的装载终端设备,就能实现挖掘作业移动端高精度定位、信息显示、状态管理、精准操作等功能。‘车不等铲、铲不等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G+数字化矿山智能管控系统”是一个集成了矿山多平台的“数字大脑”,由矿山数据中心、矿山调度指挥中心、数字采矿软件平台、生产执行系统平台、三维可视化管控平台、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矿车智能调度系统和5G网络通信系统构成,解决了矿山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中涉及的海量多源异质信息进行高效组织管理问题,实现各系统模块之间实时信息同步共享。

  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成县分公司副经理孙鸿武表示,智能管控系统上线稳定运行以来,通过数据对比,矿山工作效率提高了约20%,而生产成本降低了近15%。“这套数字化矿山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对矿山生产过程全局实时掌控、指挥生产和安全管控。”

  “云端”管理看茶园

  群山绵延,苍翠满眼。地处长江流域的陇南山清水秀,气候湿润,适宜茶树生长。作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之一的陇南绿茶,就出产于当地文县、武都区和康县等地接壤的三角地带山林中。

  过去,因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这里出产的农产品难以走出大山。近年来,随着5G网络建设深入大山和交通条件改善,当地的茶产业从种植到网络销售都变得智慧便捷。

  从去年开始,甘肃移动陇南分公司结合陇南绿茶区块链溯源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与茶产业深度融合,逐步培育形成了智慧农业,为陇南绿茶产业的新发展提供了新支撑。

  在文县碧口镇白果村的黄金芽示范基地,52岁的合作社负责人何文林正通过手机查看茶园信息。依托5G技术应用,由当地移动公司建设而成的陇南绿茶智慧农业项目,将茶叶种植过程中环境和养分等各项动态数据指标,实时地上传“云端”,方便相关负责人随时随地掌握信息。

  目前,由何文林牵头成立的文县碧峪春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在白果村流转300亩老品种茶园,先后引进黄金芽等多个优良品种,带动160余户茶农共同发展茶产业。“5G应用大大提升了茶园的管理效率。”何文林说。

  甘肃移动陇南分公司政企事业部副经理汤亮介绍,“5G+智慧茶园”通过区块链技术可做到茶叶溯源,帮助消费者实时了解茶叶原产地情况和生产过程。“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相关信息就能实时掌握。从今年开始,公司计划将所有当地茶园纳入‘5G+智慧茶园’,通过打造统一地理标识,使陇南茶产业实现统一推广运营。”

  新工具助力新业态

  甘肃乡村风情丰富多彩,各地土特产更是不计其数。过去,这些好资源、好产品难以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财富。近年来,通过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和5G新基建加持,手机等“新工具”带来了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的“遍地开花”与快速发展。

  从2022年开始,何文林陆续投资近10万元,购置了电脑、大屏幕、相机等设备打造网络直播间。“政府还补贴了我10万元,用于继续扩充直播间设备。合作社计划从今年起签约专人进行带货直播。”

  今年21岁的何骁,去年大学毕业后,返乡来到何文林的合作社,帮助农户进行网络宣传和产品销售。当前,他已在抖音等平台开始了助农直播带货尝试。“合作社的网络销售营业额目前已近30万元,今年有信心继续把直播带货做大。”

  “未来,继续依托5G应用,合作社将进一步推动茶农增收和茶产业增效。”何文林说。

  5G不仅帮助农产品走出大山,也促进直播带货火速“出圈”。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腹地的兰州市,从今年3月开始,“90后”青年吴康改造了自家的客厅和卧室,打造出两间工作室,接入5G网络,开始了直播带货工作。“我的直播间主要是休闲产品。最近,通过主播大力推荐,单日最高营业额已突破10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认为,普通用户已经能够深度体验智慧金融、智慧教育、车联网等5G应用场景。“未来,5G还将在制造业领域实现更广泛应用。”

  目前,在甘肃,包括成县“5G+数字化矿山智能管控系统”项目等在内的多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已在兰州市、陇南市、嘉峪关市、金昌市和天水市等多地落地,发展势头迅猛。

  甘肃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甘肃将确保新建5G基站9000个以上,争取全省80%以上市(州)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记者 程楠 郭刚 兰州报道)

  重庆大足:借力智能制造 激活五金产业

  一把刀从毛坯到打磨、开刃、上柄,最终制作为成品,仅需50秒钟。在重庆合芸智能刀具制造有限公司研发打造的智能工厂中,光洁锋利的刀具正批量从自动化生产线下线,包装完成后将陆续发往海内外顾客手中。

  “东有永康、南有阳江、西有大足”,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制作五金的历史可追溯至晚唐时期,是业界公认的五金代表性产地之一。近年来,有着千年五金悠久历史的大足,正通过向智能制造要效益、要动能,让这一传统产业迸发出新活力。

  “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很多企业和老一辈从业者习惯了延续多年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变革并不容易。”重庆合芸智能刀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天伟说,传统五金制造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有时还存在毛刺多、硬度不均、表面不平整等产品质量问题。

  2017年,重庆合芸智能刀具制造有限公司研发刀具智能化生产线,将德国制刀工艺与大足传统锻打工艺相结合,以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为五金制造增添动能。站在智能工厂里,胡天伟笑着说:“智能制造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去年公司年产刀具超过70万把,年产值达2000万元。这套技术及设备也走出厂门,‘共享’给了10家五金企业。”

  此外,大足建成投用了国内首个五金制品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通过数字化赋能,让五金企业搭上工业互联网“高速列车”。胡天伟介绍, 如果家中有一把产自大足的厨刀,只需掏出手机扫一扫刀身的二维码,即可获取刀柄材质、产品质量、生产日期、防伪标识、购买渠道等10余项信息。

  截至目前,大足五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接入138家企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标识赋码量达8.249亿个,标识解析8.336亿次。同步建设投用的大足五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有555家企业完成注册,其中188家企业上线运行。数据显示,2022年应用数字化平台的企业平均降本5000余万元,生产效率平均提高12%。

  据了解,大足五金现已涵盖日用五金、工具五金等十大产品门类,产品远销欧盟、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22年,大足龙水五金市场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五金市场交易群总额达450亿元。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五金之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机遇下,大足五金发展前景广阔。”大足区经济信息委副主任覃勇表示,下一步,大足将持续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入建设与应用,建立区域内企业共享协同、资源整合创新、产业人才聚集的生态,实现大足五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记者 周思宇 重庆报道)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2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