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登康口腔”)预披露招股书,欲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304.35万股、募投资金6.6亿元,用于智能制造升级建设项目、全渠道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推广建设项目、口腔健康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公司此次IPO的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登康口腔前身为重庆牙膏厂,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939年创立的大来化学制胰厂。公司于2001年通过股份制改造新设成立,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口腔护理企业。
从登康口腔的预披露信息来看,其旗下拥有口腔护理知名品牌“登康”“冷酸灵”,以及高端专业口腔护理品牌“医研”、儿童口腔护理品牌“贝乐乐”、高端婴童口腔护理品牌“萌芽”;公司主要产品涵盖牙膏、牙刷、漱口水等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同时,公司也开发电动牙刷、冲牙器等电动口腔护理用品,拓展口腔抑菌膏、口腔抑菌护理液等口腔卫生用品,以及牙齿脱敏剂等口腔医疗器械用品。
伴随消费者走过了35年的“冷酸灵”牙膏,如今也将正式进入资本市场视野。但本土牙膏品牌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90年代,外资品牌强势进入中国市场,并随即展开品牌收购,基本垄断了我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的高端市场。
在这种背景下,云南白药、冷酸灵等民族牙膏品牌厚积薄发,在与外资牙膏品牌的竞争中逐步确立了市场地位。以“冷酸灵”品牌为例,2009年,登康口腔成立了行业内首家抗牙齿敏感研究中心——“冷酸灵牙齿抗敏感研究中心”,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和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等。公司已参与2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取得包含双重抗敏感、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专效修复等多项技术在内的170项国内授权专利。
招股书披露数据显示,到2021年,全国牙膏总体产量中,本土企业产量占比为49.86%,已占有近一半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行业经过30年来完全、充分的市场竞争和洗牌,口腔行业竞争格局基本稳定,市场的主要份额集中于行业大型领导品牌。而在口腔清洁护理用品中,牙膏是行业最大的口腔清洁护理品类。
根据尼尔森零售研究数据,我国牙膏品类市场相对集中,2021年牙膏产品按全渠道零售额计,排名前十的厂商市场份额合计达75%,云南白药、好来、宝洁、登康口腔(冷酸灵)、高露洁等排名前五的厂商市场份额达59.50%,头部效应日趋显著,头部企业市场规模更加突出且展现了良好的市场品牌效应。其中,云南白药、登康口腔等本土头部企业增速远超外资头部企业。
另外,尼尔森2021年线下零售统计数据显示,冷酸灵牙膏市场零售额份额位居行业第四名、本土品牌第二名;冷酸灵牙刷市场零售额份额位居行业第五名、本土品牌第三名;“贝乐乐”儿童牙刷、儿童牙膏零售额份额分列儿童品类行业第三名、第五名。
财务数据上,2019年至2021年,登康口腔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44亿元、10.30亿元和11.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04%;净利润分别为0.63亿元、0.95亿元和1.1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7.44%。
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登康口腔毛利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81%,毛利水平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贡献毛利占比超过99%,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招股书显示,登康口腔此次IPO拟募投资金6.6亿元,均拟投资于公司主营业务。其中2.2亿元用于智能制造升级建设项目,3.7亿元用于全渠道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推广建设项目,3500万元用于口腔健康研究中心建设项目,3500万元用于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登康口腔表示,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助力企业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和丰富口腔护理产品线,积极拓展智能口腔、口腔美容、口腔医疗等相关产品及服务产业,不断扩大公司的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努力发展成为世界领先口腔健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