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货币政策精准发力
总量供给“更稳定” 新设工具“更直达”
2022-04-08 记者 张莫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切实加大“三农”领域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水平……确保金融支持实体更加有效、精准,近期一系列政策部署出炉。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展望未来,金融支持实体将力求总量更稳、结构更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发挥更大作用,助力“精准直达”,与此同时,进一步降息降准仍有空间。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工作部署,到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的具体举措发布,近期,金融支持实体的政策导向非常明显,那就是必须要提高资金的精准性和直达性,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提高“直达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须要更有作为,新的创新工具呼之欲出。4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人民银行对贷款本金分别提供60%、100%的再贷款支持”。

  据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介绍,再贷款是由人民银行给商业银行贷款、再由商业银行向客户贷款的资金。作为一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再贷款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二是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定向支持相关领域。

  另外,人民银行已经推出了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工具。在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看来,新设的两项专项再贷款是对现有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和完善,与上述再贷款功能类似,本质也是一种激励机制,目的是发挥低成本流动性的牵引作用,引导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领域这两个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发挥资金撬动作用。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表示,新推出两项结构性政策支持工具,主要是为了强化货币政策精准发力功能,在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的同时,避免大水漫灌,最大限度减少对通胀和市场流动性预期的扰动。

  ——提高“直达性”,还要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夯实微观基础,提高金融机构放贷能力和对重点领域的放贷积极性。

  如何提高金融机构放贷能力?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做好用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等工作”。“当前金融区域分化有加剧迹象,部分区域地方法人银行可持续经营能力下降,信贷投放能力下滑,需要打破这种负向循环的可能。”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在货币政策发力的同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通过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工作,增强银行的放贷能力。

  如何提高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的放贷积极性?3月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积极性。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结合实际研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用于新市民创业以及吸纳新市民就业的企业融资风险补偿。3月底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各金融机构要细化实化涉农信贷业务尽职免责制度。董希淼说,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能使流动性更高效、更精准地注入实体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支持实体在更趋精准的同时,货币政策也要确保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正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所部署的,“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梁斯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实施力度,确保资金供给总量稳定,通过快速反应和有效作为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娄飞鹏认为,降准降息是比较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进一步降准降息还有空间。

  “从时间点上看,结合当前形势,支持政策早出快出的可能性较大,效果更好。我们估计,4月月中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时点有可能降息。”冯琳说,尽管后续美联储将加快政策收紧步伐,但在人民币仍处强势运行的背景下,当前国内货币政策完全有条件“以我为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异种器官移植临床成功离我们有多远?

异种器官移植临床成功离我们有多远?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贝内特于1月7日在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接受经基因改造猪心脏的移植手术,是全球首例将猪来源心脏移植到人类受体的手术。

·反诈预警日均超11万条 “全链条”攻防战持续上演

清理历史“包袱” 释放“青绿”优势

清理历史“包袱” 释放“青绿”优势

抓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契机,三江集团逐渐走出了一条构建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的革新之路。

·陕西国资超额完成三年行动年度目标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