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中消协:消费者最不满意“保健品”和“中介服务”
2022-03-15 记者 汪子旭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外发布2022年“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数据表明,日常消费中六成受访者表示公平感知总体良好,但也有超六成受访者曾遭遇不公平对待,受访者对线上经营者的信任度低于线下经营者。而从消费者反映的最不满意商品和服务类别来看,“保健品”和“中介服务”连续两年居于首位。

  调查发现,约六成受访者对消费资源、消费待遇和交易规则等议题的公平感知总体较好,但也有65.0%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被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从生产加工、市场流通、营销宣传、交易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来看,32.5%的受访者认为“营销宣传环节”最容易发生不公平现象,问题相对突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消费市场中的定价机制和价格波动处于合理范围,也有不少消费者对“医药及医疗用品”和“房产中介”服务价格表现敏感。多数消费者认为未来消费会越来越公平,但需警惕“经营者诚信意识差”“消费信息不透明”等阻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对国内消费环境总体表示放心,约六成受访者对国内互联网经济发展规范程度表示认可,但消费者对线上企业经营者的信任度低于线下企业经营者。超七成受访者对过去一年来的消费监管力度与成效表示认可,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相关工作开展以来消费环境变得更好了。随着互联网经济和体验式消费的加速发展,普通消费者对于口碑和评价越发看重,特别关注企业经营活动中“售后保障”;受访者消费后参与网络评价热情较高,但好中差评信任度呈现分化,“差评”和“中评”的信任度相对高于“好评”;超八成受访者认为经营者进行自我承诺有必要。

  近年来,一系列消费问题、热点话题引发消费者的关注或“吐槽”。“高热度”消费议题引发消费者高关注舆情,52.3%的受访者表示对“主播薇娅偷逃税被处罚13.41亿”事件印象最深刻。而从消费者反映的最不满意商品和服务类别来看,“保健品”和“中介服务”连续两年居于首位,同时消费者对于“房屋及装修建材”和“物业服务”两大类别的不满情绪有所加深。互联网服务领域中,消费者强烈建议针对投资理财类、在线支付或转账类、婚恋情感、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等加强监督,值得重点关注。

  据介绍,本次年主题调查还针对消费者行为特征和情绪状态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目前生活状况总体表示满意,消费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较强,消费信心基本平稳,预计增加支出的比例稳步提升。78.6%的受访者自认为消费相对理性,近三分之二受访者对消费开支有规划。但调查也发现,超四成受访者表示消费存在焦虑情绪,45-64岁消费群体焦虑感相对最低,44.4%的受访者认为“收入有限”是制约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结合本次年主题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中消协提出了五点具体建议和倡议:一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科学把握“稳”与“进”、“危”与“机”、“均衡性”和“差异性”等关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让消费更加安全;二是坚持系统思维、科学统筹,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注重从政策起点、消费过程、参与机会和结果感受等方面,保障消费公平;三是坚持消费者优先原则,重视消费者口碑评价,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引领科技向善,让消费更加温暖;四是坚持需求侧引领,多渠道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让消费更具信心;五是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实际、谋划长远,增进社会互信、相互包容,构建更具责任、更可持续的消费生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洗脑抽奖请吃饭 诱导购买“花样多”

洗脑抽奖请吃饭 诱导购买“花样多”

商贩将伪劣化肥或低价磷肥、有机肥“忽悠”成高价的复合肥,通过免费接送、专家“洗脑”等方式诱导购买。

·他们盯上老人了!——部分手机App“收割”老年群体调查

下好数字“先手棋” 打好转型“主动仗”

下好数字“先手棋” 打好转型“主动仗”

作为国民经济“中流砥柱”的国有企业承担着引领国内产业高质量发展,参与全球竞争的重任,数字化转型成为这一过程中的应有之义。

·河北国企“改”出新活力 “革”出新成绩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