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江苏常州税务:把实事办实 把好事办好 把难事办成
2021-12-27 记者 梁倩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今年以来,江苏省常州税务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全程网上办”及长三角“最多跑一次”相关工作要求,分阶段、分层级推出了10个方面38项120条服务措施,落实办税服务厅预约办理、容缺办理和“网上办”“自助办”“邮寄办”等“非接触式”办税,推进智能导税、智能预填等流程的有机衔接,进一步提升线上线下办税体验和政务服务效率。

  目前,90%以上耗时长或经常办的涉税事项已实现网上办理,7月1日出口退税新系统上线后精简办税资料近四成,1-11月全市税务部门“非接触式”办税比例93.14%。

  同时,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例如拆迁安置房涉税事项较为复杂,可能存在继承、转让等特殊情形,为了把好事办好,钟楼区税务局连同司法局、住建局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复杂办理流程在各部门间内部流转,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水平,为社区“一站式”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税务部门主动融入政务服务“一张网”,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九成以上事项实现一次办结。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做好企业开办服务,新办企业综合申请套餐服务按期办结率持续100%,开办审批可在0.5个工作日内办结;与自规、住建部门探索优化不动产登记和税费缴纳模式,实现资料共享、业务联办;连同人社部门完善“就业云”服务平台,实现灵活就业人员一站式办理参保登记、选档、缴费等业务;加强与人行国库的工作衔接,持续提升增值税留抵退税办理效率;与工商联联合印发《2021年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方案》,为小微企业“送政策、解难题、助成长”;扎实推进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与12345“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归并对接与深度融合,设置税务专席和政策专员,确保“接得更快、分得更细、答得更准”;持续深化纳税信用体系建设,认真开展2020年度纳税信用评价,充分发挥联合激励和惩戒作用,持续深化规范“银税互动”。

  数据显示,1-11月,常州市新办企业套餐开户率达96.42%。常州市21万余户参评企业纳税信用状况持续向好,A级纳税人3.4万户,同比增长4.5%;留抵退税流程平均审核时间从128分钟压缩到10分钟,退税平均到账时间从91小时压缩到4小时;“一企来”热线累计受理涉税咨询2625件均按期办结,回访满意率100%;前三季度全市“银税互动”办理贷款6830户次,累计发放贷款69.61亿元,户数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常州市税务局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交流”活动,深入基层单位和企业一线察实情、办实事,在“走基层、听民意”中建立纳税人缴费人“需求清单”,对标对表推动落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据统计,今年税务部门依托“e路税风”纳税服务品牌、“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招募税费服务体验师和组织纳税人代表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问题建议,累计与近千家企业座谈62场次,走访纳税人417户次,征集意见建议143条。聚焦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建立“责任清单”“需求清单”“政策清单”,依托税收大数据主动甄别符合享受优惠政策条件的对象,从“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分门别类建立政策享受“白名单”和“潜在受益名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迫切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科技赋能商圈转型 “网红打卡地”“孩经济”成亮点

科技赋能商圈转型 “网红打卡地”“孩经济”成亮点

尽管疫情对服务业造成较大影响,但商圈和商户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应对,客流量恢复状况整体向好。

·“保障房”竟成“出租房” 好政策屡遭“钻空子”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