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年会暨第三期人工智能创新大讲堂在北京举行,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产业等各方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经济新时代。会上,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院副院长张凤代表联盟发布年度报告《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与产业发展报告2021》。报告指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正在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末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元。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联盟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世界发展格局。我国已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技术到产业纵横结合的人工智能发展体系。
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索继栓表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下一步一是坚守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二是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生态,形成国家需求引导、产业集群引领、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三是护航数字经济行稳致远,重塑百花齐放、活力迸发的平台经济健康生态。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以《产学研合作推动人工智能生态繁荣》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当前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企业在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进展。他指出,人工智能下一步研究主要方向包括无监督训练、多模态融合、脑科学交叉研究等。与此同时,生态的繁荣决定了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全球竞争格局,也是产学研联盟的重要基础,科大讯飞将进一步与联盟一同创新开放、合作共赢。
会上,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副院长张凤代表联盟发布年度报告——《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与产业发展报告2021》。报告从人工智能国内外战略态势、技术趋势、产业发展与应用以及中科院研究亮点成果等四个方面,回顾并总结了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与产业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