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发挥代表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2021-12-07 来源: 咸宁新闻网

  发挥代表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我们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势。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治理效能。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以代表选民为主要特征的人大代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有着广泛的制度空间,可以更好地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是推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人大代表具有特有的法律地位

  “人大代表是一种法律职务,法律地位不可动摇。”我国宪法和代表法规定,各级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即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大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的这种法律地位和作用,是一切组织和个人必须尊重和维护的。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是由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人大代表依法在本级人大会议期间的工作和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是参加对国家各项事务的管理,参加国家权力的行使,代表执行的这种职务不是一般的社会职务,而是一种严肃的、政治性很强的法律职务,是国家职务,承担着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重大职责。

  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人大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公民表达利益诉求和实现政治参与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和保障。我国选举法第六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正是因为各级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从不同角度代表各个群体的诉求表达,从而使全体人民能够在党的领导下治理国家。

  人大代表具有审议和建议权

  “权由法定,权依法使,法定职责必须为。”人大代表具有审议权和建议权,审议权和建议权是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执行代表职务,行使代表权利,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重要方式。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每年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代表可以就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财政预算报告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时还要审议有关法律或者法规草案,审议有关民生重大事项的草案等。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人大代表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某方面工作可以提出主张、指出缺点和错误、发表看法,这是执行代表职务,代表人民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人大代表通过广泛联系群众,把各方群众的合理诉求和意见建议,通过代表建议的形式,交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办理,督促、支持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改进工作。

  人大代表上头连着政府,下头贴着群众,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紧紧依靠县乡人大代表的力量,更加充分地把人大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张波)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重庆:金融创新助力实体经济绿色转型

重庆:金融创新助力实体经济绿色转型

专家指出,深化绿色金融改革,仍面临绿色评价、核算体系不健全不统一,部门和政策协同不够等问题,亟待合力破解。

·虚拟现实乘风起势 持续攻关打造产业“生态链”

国资央企的“乡村振兴经”

国资央企的“乡村振兴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重塑产业版图 航运“巨轮”加速全球化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