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家鸿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家鸿口腔”)9月8日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拥有数字化加工能力和快速响应的服务能力,此次拟募集资金2.98亿元,投资于智能口腔产业园(一期)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服务中心网络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等。《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2020年,家鸿口腔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9.74%、47.58%和43.21%,毛利率呈不断下滑趋势。此外,公司还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行业竞争加剧、“一票制”“带量采购”等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家鸿口腔主要从事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和正畸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及口腔修复类医疗器械产品经营销售等业务。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为定制式产品,可分为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及正畸产品三大类,用于牙体缺失、缺损的修复以及牙列不齐时的矫正等用途,公司目前经销的产品主要为种植类产品。
招股说明书显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鸿口腔一直致力于工艺技术方面的创新,并积极推进牙科数字化在公司生产中的应用。公司于2016年首家获批深圳个性化口腔义齿激光3D打印技术工程实验室,同时公司的子公司珠海新茂于2017年分别获批了“广东省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义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珠海市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取得的62项专利中,与数字化相关的专利达到了22项。
家鸿口腔的市场定位为中高端市场,公司拥有深圳市人民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泰康拜博医疗集团有限公司、PAN-AMDENTAL,INC.、SENTAGECORPORATION等粘性较高的中高端客户,合作时间均较长。公司拥有快速响应的服务能力、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数字化加工生产能力、精细化的生产管理能力。
依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相关数据,2014年至2019年,中国义齿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10.62%;假设2020年中国义齿市场规模的年度增长率与前述复合增长率相等,即2020年中国义齿市场规模为93.25亿元,较2019年的84.30亿元增长10.62%。
家鸿口腔此次拟募集资金2.98亿元,投资于智能口腔产业园项目(1.44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4639.74万元)、营销服务中心网络项目(7572.46万元)、信息化建设项目(3129.52万元)等。上述项目总投资额为3.58亿元,其中2.98亿元拟使用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
财报显示,2018年-2020年,家鸿口腔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49亿元、3.06亿元和2.9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170.19万元、4419.60万元、3249.55万元;期间费用率分别为31.96%、30.55%和29.55%。
家鸿口腔称,受新冠疫情冲击,因口腔修复需要医生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存在较高的传染风险,导致大量口腔医院和口腔诊所临时停业,对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影响较大,公司2020年1-6月境外和境内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下降26.99%和13.56%。但是,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降,2020年下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有所增长,并且从2020年全年来看,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下降5.01%,下降比例较2020年上半年有所收窄。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9.74%、47.58%和43.21%,呈不断下滑趋势;2020年受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和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毛利率较2019年有所下降。公司虽然会不断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并积极改善生产工艺和提升管理效率,但如果未来销售价格及成本波动的幅度和方向不一致,仍将出现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家鸿口腔商誉金额均为6482.84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3.72%、12.70%和11.83%,商誉主要系公司于2012年和2013年收购Acer和珠海新茂100%股权时形成的。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对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未发生减值情形,但如果未来Acer和珠海新茂的经营状况恶化,则将计提商誉减值,减少公司利润,直接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70亿元、1.89亿元和1.6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8.20%、61.82%和57.09%,境外业务所占比例较大,且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因此还存在新冠疫情对公司经营的风险、国际贸易保护或摩擦风险、境外经营的市场风险、境外业务不签订销售合同或框架协议的风险、汇率波动影响业绩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