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旗:向剩余贫困人口“清零”发起总攻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首页 >> 正文

翁牛特旗:向剩余贫困人口“清零”发起总攻
2020-04-07 作者: 记者 安路蒙 王靖 赤峰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攻克最后贫困堡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

  今年3月,翁牛特旗作为国家级贫困旗正式退出贫困旗县序列,截至目前,全旗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54616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2370人,贫困发生率由13.23%下降至0.57%,82个重点贫困嘎查村全部退出。

  百日攻坚确保贫困人口“清零”

  为啃下全旗1158户2370人未脱贫人口这块硬骨头,翁牛特旗紧盯6月30日时间节点,实施百日攻坚行动。

  68岁的韩殿全家住乌丹镇兴隆地村,妻子陈国霞脑出血后遗症、高血压,女儿是智障,家庭条件十分困难。但走进韩殿全家,小院、房屋收拾得干净利落,窗边的绿植开出一朵朵小花。“家里种了6亩玉米、5亩大豆和9亩谷子,村里还安排我做街巷保洁员,年收入8000元。”韩殿全说,他家还享受养老保险、残疾人生活补贴以及合作社经营收益分红等各项帮扶举措,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为进一步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四级帮扶责任人还为韩殿全家购置了两头仔猪和饲料。

  据了解,翁牛特旗针对剩余贫困人口,构建了四级责任网,确保每一个未脱贫户都有帮扶措施。同时,翁牛特旗抽调89名行业分管副职和工作人员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实现集中办公。翁牛特旗委书记南振虎说:“脱贫攻坚指挥部的设立,既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集中了力量打好脱贫攻坚决战,通过明确各个作战单元领导的职责,确保在6月30日前,让全旗未脱贫户实现脱贫。”

  易地搬迁“挪穷窝”“拔穷根”

  在翁牛特旗富兴社区,一幢幢易地扶贫搬迁楼房拔地而起,小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玉华一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从65公里外的农村老家搬到这里,告别土房子,住进新楼房。经过就业培训,张玉华还学会了制作手工艺品。“一个玩偶手工费5元,我已经做了500多个,在家就能赚点零花钱,也不耽误事。”她笑着说。

  截至目前,翁牛特旗共完成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67户7138人,并建成全自治区最大的脱贫攻坚易地搬迁安置区。在这里,搬迁群众被纳入城市社区管理,实现基层党建、社区治理、便民服务有机融合,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城市。

  同时,翁牛特旗还采取“园区+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因户因人分类施策,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安居乐业。其中,旗委政府投资160万元,建设了富兴社区易地搬迁就业扶贫车间,进行中草药初加工。目前已吸纳160余人就业,熟练工人每天能够赚取60元至80元。

  脱贫户代和丽夫妇就在富兴社区附近的就业扶贫车间务工,她是记录员,丈夫是保洁员,每人每月收入780元。代和丽说:“没想到能住上两室一厅的新楼房,还能找到工作,现在全家顺利脱贫,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产业发展让贫困户稳定脱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还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已脱贫人口的长期稳定脱贫。2020年,翁牛特旗将结合乡村振兴和农牧村区实际,培育一批有特色、效益高、可持续的产业扶贫项目。

  翁牛特旗杨家营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农业综合园区,规划面积9.5万亩,主要由设施农业区、特色林下经济区、高标准农田种植区、精品林果展示区、生态养殖区、加工物流区和综合服务区7个功能区组成,计划投资24亿元,到2025年全部建成。目前,已吸纳贫困户就业96人,年收入3万元以上。

  内蒙古恒都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扶贫龙头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公司做好防控举措,顺利实现复工复产。在肉牛屠宰加工扶贫车间,不少贫困户已经返岗,在流水线上作业。“公司目前已安置贫困户就业88人,此外公司还通过订单种植、养殖等方式,与3500户贫困户形成利益联结,保证其年增收5000元以上。”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街巷重生“烟火气” 人气恢复待时日

街巷重生“烟火气” 人气恢复待时日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餐饮业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序恢复了堂食——灯火通明的商圈、步行街美食香味渐浓,吸引着居家已久的民众,也触动着被疫情抑制甚至“冻结”的消费需求。

·部分物流企业发愁货源不足“吃不饱”

东北司法机关多举措助推企业脱困

东北司法机关多举措助推企业脱困

近段时间,东北三省以法院为首的司法机关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工作在完善市场经济主体拯救及退出机制中的作用,探索府院联动模式,“三抓”等创新机制渐显成效,使得一批“病企”走出困境。

·协力冲刺 中国航空人“攻坚”口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