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德银谈战略转型:对中国市场无影响 将加大对华投入
2019-08-01 作者: 记者 张莫 实习生 朱银霞/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德意志银行(下称“德银”)日前宣布的重大战略转型成为市场焦点,其中国业务是否会受波及引发关注。德银集团管理委员会委员、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司马维(Werner Steinmueller)和德银(中国)有限公司行长朱彤日前在北京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德银全球及亚太战略发展的关键,德银将加大对中国地区技术平台、业务团队、新业务领域的投资。据了解,德银中国目前并无任何股票销售及交易相关业务,因此集团业务调整对中国并无实质影响。

  根据此前德银披露的信息,为实施转型,德银将大幅缩减投资银行规模,并计划至2022年底前,削减总成本四分之一。具体而言,将成立企业银行部,即由环球金融交易业务部、德国本土商业银行业务组成的德银第四大业务板块;退出投资银行业务下股票销售及交易业务,并降低在固定收益销售及交易业务上的资本占用,尤其是利率业务。

  司马维表示,集团整体战略决策包括了亚洲股票相关业务,但德银亚太区整体业务受到的影响非常有限,同时德银预备了必要的人员和过渡措施,以确保转型期的稳定运营。退出亚洲股票相关业务所释放出的资源将用于其他更具竞争优势的业务条线拓展,比如企业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以及固定收益业务等。此外,德银亚太投行业务虽然规模缩小,但将更加聚焦在融资、财务顾问、固定收益和外汇等优势业务上。“德银在亚太区的业绩增速非常稳健,去年收入达31.5亿欧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12%。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德银的企业银行、财富管理和企业融资三块业务在中国和印度两个市场的营收均达到两位数增长。”他说。

  针对中国市场,司马维强调,中国是德银在全球及亚太发展战略的关键。德银将加大、加快对中国地区的投入,包括对技术平台、业务团队、新业务领域的投入。他同时表示,德银管理委员会对这一战略高度支持。德银中国的业务强项是企业和机构客户业务以及跨境综合财务解决方案。2018年披露的公开数据显示,德银中国的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2%和8.47%,在近40家外资行中分别位列第二和第六。

  谈及在中国的业务布局,朱彤表示,“德银中国不仅以企业银行业务见长,同时也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通机制最主要的外资行之一。而在财富管理领域,虽然目前在岸财富管理业务规模并不大,但伴随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未来我们将有能力为财富管理客户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

  “中国对德银而言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增长潜力的市场。在与集团总部战略改革方向协同一致的前提下,我们将进一步审视中国内地的市场机会,并将继续积极利用全球资源,不断提升德银中国的本地业务能力和竞争力,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朱彤补充说。

  对德银的重大战略转型,德银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Sewing表示:“这是德银几十年来最重大的一次战略转型。要释放德银真正的潜力,我们正在推进必要的调整,包括商业模式、成本、资本及管理团队。”不过,德银大幅缩减投资银行规模以及大规模削减总成本也被一些媒体解读为“断臂求生”。针对这一说法,司马维表示,这一调整的实质是德银在退出部分表现盈利能力欠佳业务的同时,将资源集中在最具竞争力的业务上。

  德银最新二季度财报显示,受重组支出所累,净亏损31亿欧元。若不计入战略转型支出,当期实现净利润2.31亿欧元,税前利润4.41亿欧元。司马维坦言,战略调整和重组会承受一定的重组成本,但也意味着德银将变得更为强大。

  他同时强调,市场不必对德银的流动性情况产生担忧和疑问,目前德银资产负债结构稳健,资本和流动性充足,且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德银有2460亿欧元的流动性储备,流动性覆盖率为147%,较监管要求超出近700亿欧元。此次调整,实际上也是德银回归本源和“初心”的体现。早在149年前德银成立之初,就是一家以“企业银行”业务著称的银行,主营业务是为德国企业的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进行金融支持。以环球交易银行为代表的企业银行业务一直是德银营收最稳定的业务,也是未来德银将要大力发展的重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同在大别山 政策却“大别”?

同在大别山 政策却“大别”?

记者调查发现,在自然保护区内,除了旅游设施,还有部分通勤道路、村落乡镇等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而导致发展受限。

·“新型农业”投资藏陷阱 农民遭遇“花式坑骗”

贵州国企改革加速跑出高质量

贵州国企改革加速跑出高质量

经过多年发展,此前贵州“两磷”企业在产品规模与质量、技术装备、研发能力和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等都走在了全国前列,部分关键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山东高速:绿色科技再造“黄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