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台区硖石镇凝心聚力助推脱贫攻坚
2018-12-25 作者: 庞文渊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镇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三年来,面对难啃的“硬骨头”,以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善打“硬仗”的信心和决心,实现648户2472人稳定脱贫。今年,共有211户798人脱贫,创造了脱贫攻坚的“硖石经验”。

  顺势而为

  让“朝阳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硖石镇地处宝鸡市近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西普陀、暴家河、蜂泉人家等山川美景。张家崖村基础设施落后,雨天泥水路、晴天一身灰,许多贫困户住的是土坯房,收入渠道单一,是脱贫“老大难”。金台区多次进村入户调研,决定以暴家河为依托,发展“五彩山村”的旅游业。区镇投资150万元实施硬化道路、安装路灯、实施人饮工程等项目,使村子“五脏俱全”;镇上通过“公司+旅游+贫困户+养殖”模式,由轩苑集团投资,相继建成了孔雀谷、柿子园等景点,引进了孔雀、鸵鸟等动物,把村子变成了“动物乐园”;与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合作,制作3D彩绘墙面32幅,让这个山村,成了市民争相前往的旅游景点。

  张家崖村党支部书记乔亚峰介绍,贫困户养孔雀,由帮扶单位出资购买养殖笼子,每只孔雀苗200元,由帮扶单位资助100元,企业垫资100元,贫困户不掏钱,养殖过程中由企业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养殖半年后,企业以每只400元的价格回收,除去养殖成本,每只孔雀可收入250元左右。目前,全村已有48户贫困户养殖孔雀800多只。

  善打“硬仗”

  让“游击队”变成“集团军”

  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困难群众增收缓慢、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硖石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镇,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让贫困户“游击队”变成合作社“集团军”,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与帮扶单位衔接,大力支持五七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大做强,将村上农机专业合作社,兴隆养殖场,蔬菜基地三个经营实体予以整合,成立了盛茂林农业集团公司,购置植保挖掘机等设备,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实行统一管理、经营、服务、深耕、播种,形成了集土方工程承包,土鸡、蝎子等种养殖为一体的集团公司,资产由起步时的30万元增长到1000万元。目前,集团公司流转土地600亩,新建蔬菜大棚59座,全村370户(其中本村贫困户59户)村民全部入社入股。公司通过入股分红、提供就业、技术培训指导等多种帮扶措施,三年来,为本村及周边困难群众入股的200户贫困户,发放分红款80余万元。

  镇党委书记陈卫东说:“目前,全镇拥有姜王村中药材种植、六川河片莲菜种植、车辙亿丰蛋鸡养殖、上排村土黑猪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社58个,实现了16个行政村全覆盖。合作社不但壮大了集体经济,更重要的是带动贫困户抱团闯市场。”

  挖断“穷根”

  让“输血”健体变成产业“造血”

  发展产业是挖断“穷根”、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硖石镇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企业参与帮扶的作用,让贫困户“输血”健体变成产业“造血”,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司家窑村地处硖石镇西岭之巅。这里山大沟深,基础设施落后、自然条件差、群众居住分散,而耕地、林地面积达1万多亩,平均每户60余亩,80%为山坡地。全村163户,贫困户就有56户。为了让土地生出真金白银,助力脱贫攻坚,镇上一面争取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一面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中药材和饲养黑猪,拓宽致富增收的主渠道。近年来,先后争取资金300多万元,硬化村组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镇上协调宝鸡向阳餐饮集团,发挥其宝鸡餐饮龙头优势,签订合作共赢协议,既为企业提供了土鸡、黑猪等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又解决了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硖石镇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攻坚拔寨的勇气和决心,向贫困宣战,努力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网络账号交易成风 百倍暴利滋生互联网“账号黑市”

网络账号交易成风 百倍暴利滋生互联网“账号黑市”

大量被恶意制造出来的“黑账户”,倒卖后被用于网络诈骗、刷单炒信甚至网络黄赌毒等犯罪。

·中国高铁将续写“技术领跑”传奇

2018:国企改革攻坚期加速破冰

2018:国企改革攻坚期加速破冰

2018年注定是国企改革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章。

·沈阳机床:以技术创新突破转型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