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构建开放新格局 创造发展新机遇
2017-07-05 作者: 来源: 金融时报

  从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到有序扩大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从“沪港通”、“深港通”到“债券通”,从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设立丝路基金,从金融开放在自贸区先行先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资金融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业众志成城,砥砺奋进,以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突破,稳步构建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提升了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化了金融业对“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基础设施与核心项目“走出去”等战略的支撑。

  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发展,稳步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起步,吹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号角。此后,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扩大到直接投资乃至几乎所有经常项目,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及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一系列标志性突破的背后,是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是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不断提高,更是金融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2017年6月13日,欧洲央行首次投资人民币,将价值5亿欧元的外汇储备从美元转换为人民币,这无疑是人民币在国际金融领域影响力不断上升的有力证明。

  这一趋势还将延续——A股纳入MSCI指数所激发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金融业进入开放窗口期等,都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大助力。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金融国际化的现实需求,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必然产物。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制度化资金融通、便利化贸易结算、降低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等一系列优势,将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等重大战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不断加深,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从“沪港通”、“深港通”相继起航,到“债券通”正式上线试运行,一系列开放举措推动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对境外投资者开放。

  以香港为互通目标只是第一步,以此为过渡,既可促进内地资本市场开放和改革,进一步学习借鉴香港比较成熟的发展经验,吸引更多的境外长期资金进入A股市场,改善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又有利于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进一步发挥深港区位优势,促进内地与香港经济金融的有序发展,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可以说,以香港为桥,中国正在与全球资本市场进一步对接开放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立足本土,辐射全球。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也在持续加速。目前,已有多家金融机构跻身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成为资本金充足、经营稳健的市场化经营主体。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健康化已受到国际债市、新兴市场股票指数机构的关注。

  此外,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过程中,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建设的全球性对话,推动完善国际多边金融体系。近年来,中国牵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开发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金融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发展中国家间合作的积极倡导者,作为金融领域的“负责任大国”,中国的积极参与,既可填补国际经济治理中的不足,同时也是对现有国际金融架构的有力推动,完善了国际多边金融体系,让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事务、地区事务中有了更多发言权。

  应当看到,构建金融开放新格局,是顺应全球化大势、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应时之举,也是从国家层面推动整体开放、在挑战中迎接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在国际金融治理体系中站稳脚跟、争取话语权的重要环节。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所言,金融服务业是竞争性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

  过去5年,构建金融开放新格局,中国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并仍在按照既定的方针与路线,坚持积极、稳健、有序推进。“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等表述是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文件的关键议题,也是金融业奋力拼搏的重要方向。我们相信,未来金融开放仍将进一步深化,并为推动我国金融业更加成熟、更好融入全球金融体系、适应全球竞争中的挑战、真正发挥支持、促进、服务实体经济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南方基金

特大洪水围困三湘 长沙城接受“大考”

特大洪水围困三湘 长沙城接受“大考”

在省会长沙,湘江水位更是创下历史最高纪录,遭洪水围城。截至7月3日18时,这轮洪水已造成湖南787.45万人受灾。

货运从业资格调整遭遇“中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