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南明区城管局近日悬赏50万元,寻求四大城市环境管理痛点解决方案。这是贵阳市“痛客平台”发布的首个政府公共管理方面的痛点。城管局希望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征集优质方案,解决城市垃圾暴露、占道经营、城市“牛皮廯”(野广告)、窨井盖缺失等在内的四大城市治理痛点。(新华社11月27日)
南明区城管局发布的四个痛点,可谓名副其实的痛点。有的,其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占道经营问题,几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完全取缔占道经营实在是一个无解的难题。而有的痛点,如城市垃圾暴露,其实不只是治理的问题,而是治理与文明相结合的问题。
所以,对于城管局的悬赏,很多人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是在甩包袱,是在撒娇:如果有人接招,那么城管局就可以做甩手掌柜,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分摊给别人;如果没人接招,或接招效果不佳,城管局也可以借机证实自己的工作是痛点,工作做不好,市民应理解。鉴于城管在人们心中的“成见”,因此对城管局悬赏50万元问计的做法,许多人难以接受。
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城管局的做法也可以理解为对社会公众的尊重与借力。在传统管理模式中,管理的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权力部门。而公众做为管理对象,在被管理过程中不需要发挥主动性,只要被动地接受管理即可。即便管理部门意识到管理对象具有主动性,认可管理对象的反馈有效果,但在多大程度上尊重与采纳,完全取决于管理者的自我修养。因此,管理的过程往往成了权力主体的独角戏。
现代管理应该强调其他主体的参与,尤其是全过程的参与。这种全过程的参与,有助于引入其他主体的意见、智识,提高管理水平;有助于促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提高管理效率;有助于提高管理过程的透明度与开放性,增加管理主体的公信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过程参与的价值。
因此,面对难以解决的痛点,城管局能放下“权力全能”的幻觉,虚心向社会求助,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对管理过程参与的引导和激发。只要其他主体有机会介入管理的过程,深入决策的环节,具有相应的话语权,则痛点的解决就充满可能,并且各方更容易达成共识——有时,达成共识,比彻底解决问题更重要。
对待城管局的悬赏,不妨宽容一些,姑且把它看成是对过程参与的引导。而考察其效果,既要看是否真的采纳、吸收了有价值的方案,更要看是否引进了其他主体参与管理的过程,并且给予这些主体充分的尊重。即便,最后的方案并不能彻底解决所公布的四个痛点,这种过程参与的价值,也可让城管局和社会大众尝到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