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消除资管灰色地带迫在眉睫
2016-11-28 作者: 陈涛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伴随着我国资产管理业的崛起与迅速发展,资产管理业对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影响日益显现。但从事监管套利、非理性加杠杆、偏离资产管理本质等损害行业稳健发展的资产管理产品,却长期行走在合法守规和违法经营之间的灰色地带,成为威胁金融稳定的风险隐患,亟须通过跨行业金融监管合作加以规范。

  脱胎于传统金融的资产管理机构,与传统金融中介的职能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风险承担方式由金融中介向投资者转移。金融市场上各种眼花缭乱的资产管理产品,其实质仍然是传统金融产品,只不过构成金融产品的要素呈现出新的排列与组合。可见资产管理业管理与运作的过程,既是社会资金供求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会反作用于市场利率和流动性等金融市场运行关键要素。

  据有关部门统计,剔除通道业务互相嵌套、交叉持有的重复计算因素,截至2016年6月末,我国资产管理规模约60万亿元,大体接近2015年GDP总量以及40%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具备了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的系统性力量。资产管理业的依法合规、审慎稳健,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必然要求。

  我国资产管理产品长期行走在灰色地带:过去金融市场上各色各样资产管理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并非出于坚守合规经营的底线,而是服务于金融机构表内业务监管套利的冲动;资产管理产品交易结构设计上丧失微观审慎原则的优先劣后分层安排,非理性扩大金融市场交易杠杆,加剧了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风险;资产管理投资标的并非基于客户利益最大化选择,反而绕道为产能过剩行业、限制性行业、房地产行业提供资金支持,且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相互交易来调节收益,已经明显偏离了资产管理代客理财的本质,事实上的资产池和资金池运作也难以为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提供有力支撑。

  出现这些情况的重要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形成成熟资产管理市场“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行业文化,金融中介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未严格有效分离,出现混同运作、风险不独立等偏离甚至背离资产管理本质的行为,且难以有效禁绝。而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形成的跨市场业务监管真空,客观上为资产管理产品灰色运作提供了便利。金融资产管理产品法律基础、法律关系不相同,金融监管标准不统一,金融监管强度不平衡,是当前我国各类金融资产管理产品互相嵌套、交叉持有的原动力,导致资产管理产品的底层资产难以穿透,风险状况不清晰透明,加杠杆交易工具发行容易失控,资产负债缺口错配、期限错配风险化解高度依赖于滚动发行机制,已经成为威胁宏观金融稳定的潜在风险隐患。

  消除当前我国金融资产管理业运作的灰色地带,必须要以强化跨市场金融监管合作为前提,实施统一的资产管理行业准入、产品准入、投资范围、募集推介、信息披露、资金资产托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管理人责任等监管标准,建立资产管理产品统一登记系统,加强行为监管,通过有警示的监管处罚提高违法违规行为成本,及时纠正资产管理人不当行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高成本扼杀中国粮食竞争力

高成本扼杀中国粮食竞争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至今,在补短板、去库存、降成本、调结构等方面可圈可点,随之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转型升级带来的磨合与阵痛。

·铆着劲儿熬限购 部分房企现“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