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怎样重启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由来
2012-12-06   作者:财新《中国改革》记者 胡舒立 霍侃 杨哲宇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三种提法

  此时距离江泽民预定的6月9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只有十天了。国内外观察家都判定,这次讲话将为十四大定调。
  此时,讲话起草组已经概括出了三个提法:一是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二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三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讲话前,江泽民再次多方征询意见,斟酌是否适合在党校讲话中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说法。
  最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明确的提法,出现在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
  江泽民以讨论问题的方式指出,上述这几种提法,究竟哪一种更切合中国的经济实际,更易于为大多数同志所接受,更有利于促进我们经济建设的发展,还可以继续研究,眼下不必忙于做出定论。“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
  江泽民还对“什么是市场经济体制”作了阐释。
  他在讲话中批评有些人“很少看到市场对激励企业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特别是看不到市场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看不到它对优化资源配置所起的促进作用”,同时指出“市场是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方式,它通过竞争和价格杠杆把稀缺物资配置到能创造最好效益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带来压力和动力。”
  “他讲到目标是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我听到全场热烈鼓掌。”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2009年3月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
  江泽民还在讲话中重申邓小平的看法: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在后来的十四大和十五大报告中,他仍反复表述了这一看法。[取消分页]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张晓晶:中国面临“改革攻坚战” 2012-12-06
· 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的转型与改革 2012-12-06
· 改革是资本市场最大红利 2012-12-04
· 2013:深层经济改革破局关键之年 2012-12-03
· 市场化改革:超越搞试点设特区思维 2012-11-2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