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中工互联联合信通院启动首个“工业大模型”标准制定
2023-08-02 记者 胡恩燕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工信部中国信通院和中工互联(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工互联”)近日共同启动了“工业大模型”标准联合推进计划。这是中国首个工业行业大模型标准,将为工业行业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规范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和发展支撑。

  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工业互联网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已超1.2万亿元,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总量达到8647.5亿元,同比增长13.6%。赛迪顾问预测,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将达到2567.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2.8%。

  今年6月,中工互联联合复旦大学NLP实验室等科研机构,首发工业领域大模型产品“智工”。相比于通用大模型,智工·工业大模型能够作为技术基座模型支持工业领域诸多下游任务,向所有下游场景提供工业领域问答式专家系统、工业数字化智能交互集成、工业代码自动生成等基础能力。基于此,中工互联研发团队在智工大模型的基础上,为不同工业场景设计了定制化、私有化部署的模型,以实现大模型产品和企业应用场景的高度契合。

  中工互联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张奇表示:“智工·工业大模型一定要有‘与现场结合’的能力,它不仅要输出文字,还需要与现有系统进行结合,要的是非常准确的信息,所以我们的定位就是‘不做万金油式ChatGPT产品’。”

  对于此次与中国信通院达成合作,共同致力于“工业大模型”标准制定,中工互联董事长智振表示,得益于过去15年工业数字化领域的实践经验,中工互联积累了大量的行业“Know how”和工业数据积累。与中国信通院强强联合,共同致力于工业大模型行业标准的制定,将为行业发展建立统一执行标准和服务落地准则,满足工业领域企业持续增长所需的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提升要求,进一步释放了大模型落地的创新潜能。

  据了解,中工互联今年计划推动20余个工业企业实际落地场景案例的实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治污重拳高悬 排污隐患仍存——治理地下水污染亟须提高源头防治能力

治污重拳高悬 排污隐患仍存——治理地下水污染亟须提高源头防治能力

记者近期走访山东、江西等地了解到,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势日趋复杂,水质状况有待改善。

·第一现场|江西:农村“双抢”没那么“抢”了

紧扣重点 更大力度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国有企业下半年发展动向观察

紧扣重点 更大力度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国有企业下半年发展动向观察

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国有企业上半年主要经营指标符合预期,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国企“竞速”助力西江黄金水道提质升级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3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