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半年翻番 新投运项目拉动直接投资超300亿
2023-08-01 记者 王璐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日前表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1-6月,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从投资规模来看,按当前市场价格测算,新投运新型储能拉动直接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今年来,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尤其是风电、光伏发展迅速。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09亿千瓦,同比增长98.3%,占新增装机的77%。其中,风电新增并网2299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并网7842万千瓦。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到13.22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其中,风电装机3.89亿千瓦。

  值得注意的是,风光发电的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给现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挑战迅速增大,要在保障电力安全的前提下,接受、消纳占比迅速提高的风光发电电力电量,亟需大力发展各类储能以弥补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缺口。

  刘亚芳表示,较之于传统的抽水蓄能,新型储能选址灵活便捷、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灵活、功能特性和应用场景多元,方便在不同的场景中解决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时带来的随机性、波动性与间歇性等问题。

  政策和需求双重发力下,新型储能项目加速落地,装机规模持续快速提升。截至2023年6月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区分别为:山东294万千瓦/590万千瓦时、湖南264万千瓦/527万千瓦时、宁夏197万千瓦/391万千瓦时、内蒙古165万千瓦/329万千瓦时、新疆122万千瓦/313万千瓦时,装机规模均超过100万千瓦。华北、西北、华中地区合计超过全国总量的80%。其中,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30.0%、西北地区占比26.8%、华中地区占比23.5%。

  “技术路线方面,保持多元化发展趋势。”刘亚芳介绍说,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绝对主导地位,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相对成熟的储能技术保持快速发展,超级电容储能、固态电池储能、钛酸锂电池储能等新技术也已经开始投入工程示范应用,各类新型储能技术发展你追我赶,总体呈现多元化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23年6月底,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占1.1%、压缩空气储能占1.0%、铅酸(炭)电池储能占0.9%。

  随着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针对新型储能的科学配置和调度运用持续发力,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等政策规范,规范和指导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相关规划工作,推动新型储能科学优先调度运用和参与电力市场。

  刘亚芳表示,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开展电力领域综合性监管。新型储能项目运行调度、市场交易等情况已纳入重点监管内容,推动新型储能等调节性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治污重拳高悬 排污隐患仍存——治理地下水污染亟须提高源头防治能力

治污重拳高悬 排污隐患仍存——治理地下水污染亟须提高源头防治能力

记者近期走访山东、江西等地了解到,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势日趋复杂,水质状况有待改善。

·第一现场|江西:农村“双抢”没那么“抢”了

紧扣重点 更大力度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国有企业下半年发展动向观察

紧扣重点 更大力度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国有企业下半年发展动向观察

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国有企业上半年主要经营指标符合预期,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国企“竞速”助力西江黄金水道提质升级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34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