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让患者能放心医生不愿走——成都创新医共体建设中的乡镇卫生院“样板”
2022-12-21 记者 董小红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在清泉镇公立中心卫生院,医生正给病人看诊。记者 董小红 摄

  过去,乡镇卫生院一直给人设备落后、技术人员缺乏、看病“能力不行”的印象,而成都青白江区清泉镇公立中心卫生院近年来发展迅速,不仅年门急诊量节节攀升,近3年还引进了21名医疗人才,添置了螺旋CT、高清腹腔镜、胃肠镜、彩超、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一系列设备,开展了腹腔镜、增强CT、血管与心脏彩超等新技术……

  这家基层乡镇卫生院快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如何让患者能放心医生不愿走?

  医共体建设“有一套”

  优质医疗资源留得下

  门急诊就诊井然有序,中医馆针灸推拿忙个不停……走进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公立中心卫生院,整个医院占地面积仅15.3亩,不算开阔,却安排得井然有序。门诊、急诊、住院部、彩超室……空间充分利用,医院里人气很足。

  清泉镇公立中心卫生院地处川西平原北部的成都青白江区,距成都市区18.4公里、青白江城区22公里,承担着周边近20万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这个乡镇卫生院始建于1951年,现有职工167人。

  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这家乡镇卫生院不仅拥有彩超、CT、腹腔镜、胃肠镜等基层医院难得一见的高端设备,还通过医共体建设,让不少大医院专家真正“下沉”不愿走。

  “现在,我们医院的超声科医生都愿意跑到这儿来‘蹲’着。”刚给患者做完超声检查,医生刘健还在忙着准备下一个病人的检查工作。

  刘健是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作为一家三甲医院的超声科负责人,2021年6月开始,她带着科室医生每天都会“下沉”到这家乡镇卫生院,给病人做检查、带教培训等。两家医院的超声科已经实行一体化管理、统筹排班,三级医院彩超专家常态化到基层乡镇卫生院开展检查服务。

  以前,清泉镇公立中心卫生院没有彩超设备,也没有医生能进行彩超检查,附近村民需要彩超检查只能外出去找大医院看病,非常折腾。现在,家门口就能做三级医院才能做的心脏、血管等彩超检查了,还有三甲医院医生“把关”,村民们都比较放心。

  “大爷,你这个问题是老年湿疹,不要慌,我给你开点药……”在清泉镇公立中心卫生院皮肤科,来自青白江中医医院的皮肤科主任甘雨龙每周二、五会来坐诊。以前,医院没有皮肤科,现在通过医共体引进甘医生,附近患者的皮肤问题可以就近看了。

  “目前,我一年大概要看1000多个病人。不少病人来了后,我不仅给他们看诊,也会给他们普及一些皮肤疾病的预防知识,群众的健康意识逐渐提升了。”甘雨龙说。

  智能移动查体车因地制宜

  上门体检将公卫服务落到实处

  清泉镇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为了提升周围群众的健康意识,促进关口前移,方便老年人,清泉镇公立中心卫生院在下乡开展老年人年度免费体检工作中,将智能移动查体车“开”到了老年人的家门口。

  记者了解到,智能移动查体车集成了基本体检需要的设备,从拍照取条码、辅助检查、远程问诊、家庭医生签约全部实现信息化,体检结束后体检数据会自动上传到“健康青白江智业平台”,方便群众及时查看。

  “因为腿脚不便,以前很少去医院做体检,现在上门来给我们体检,家庭医生还会在体检后打电话告诉我情况,我们放心多了。”清泉镇村民李婆婆说。

  老年人对体检结果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同步提高,参与健康管理和主动体检意识逐步增强,体检积极性也大为提升,体检变被动为主动越来越明显。数据显示,该院老年人年度体检工作时长由2018年的150天,大幅缩短至2022年的48天,体检率逐年提升,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了公共卫生体检任务。

  做好“健康守门人”

  医防融合促关口前移

  医院为解决当地群众慢性病治疗康复问题,以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服务为基础,把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服务植入临床医疗工作中,将医疗和预防深度融合,由临床科主任担任家庭医生团队长,直接承担健康管理职责,与公卫人员同时在门诊诊室坐诊,结合临床诊疗信息为管理患者和群众制定个性化疾病治疗和康复方案。

  医防融合关口前移促进了家庭医生团队与患者的交流互动,患者体检后有什么问题,家庭医生团队会及时打电话告知,并提出就诊建议,患者有需求也会给家庭医生打电话咨询,相互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常将人病当己病,常将他心比我心”——在该院儿科病房,这句朴素的服务口号温暖人心。为了促进中医儿科的发展,今年医院还专门引进了中医医师许强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许强告诉记者,以前科室缺乏中医诊疗技术,他来了之后,和其他西医医生一起磨合探讨,促进中西医结合,准备将中医的一些技术推广运用起来。“比如常见的三九贴、三伏贴、儿科推拿技术等,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增强大家的疾病预防观念。”许强说。

  “青白江成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来,基层医院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和牵头单位青白江区中医医院集团之间的合作更加深入了,医院集团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就医需求合理派驻专家,先后派驻了中医科、超声科、皮肤科、外科等科室不同专家对医院进行帮扶,基层医院的发展得到显著提升。”院长汪洪说。

  同时,医院紧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契机,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三级医院搭建了合作平台,实现了病人就诊分级诊疗常态化、上下转诊制度化,临床医生派驻日常化、医疗服务同质化,医院发展保障更有依靠。

  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健全管理制度,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建立派驻专家的激励机制、给平台空间,“一套”医共体制度保障措施在完善……基层医院的医防融合体系不断落地生根。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名医’‘名科’,享受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大家的就医体验感、获得感也显著提升。”汪洪说。

  清泉镇公立中心卫生院的变化背后离不开青白江区卫生事业的创新。“从稀稀疏疏到熙熙攘攘,群众家门口的医院更强了。”据了解,近年来,青白江区卫健局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2019年,青白江区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同年,正式组建青白江区人民医院集团和青白江区中医医院集团。在医共体牵头单位的带动和指导下,以特色科室为切入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在不断探索错位发展道路,做好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部分储能项目成“鸡肋” 亟待“补短板”降本增效

部分储能项目成“鸡肋” 亟待“补短板”降本增效

记者近日采访调研了解到,随着我国新能源建设提速,加快储能等灵活性电源建设迫在眉睫。

·让“空心”的村庄重焕生机——塞外山城张家口上千个山村的逆转故事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