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第一现场|见证一粒稻的生长
2022-12-08 记者 邹大鹏 侯鸣 哈尔滨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细嫩的小手将稻谷一粒粒扒开,把米粒小心地放入瓷碗中,黑龙江省伊春市4岁“城里娃”小嘉宏享受着“丰收”的快乐。

  “天天去阳台看小苗长咋样了,每顿饭都要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种稻后碗里的饭一粒也不浪费。”小嘉宏的母亲张虹说,育苗、移栽、施肥、浇水……在见证一粒稻的生长中,儿子用几个月的时间初步感受了从种植到收获的不易。

  这粒稻,只是中国大粮仓丰收图景中的沧海一“稻”。黑龙江是中国产粮第一大省,去年粮食产量1573.5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5%,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介绍,今年11月初,黑龙江秋收生产已全面告捷,实现“十九连丰”。

  丰收,对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兴粮节粮蔚然成风。

  黑龙江省穆棱市马桥河镇北盛村“95后”返乡女大学生魏代玲,今年获评了“黑龙江省最美巾帼种粮人”称号。回乡6年,她借力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运用科学方法改良耕地,将一片片贫瘠地块变成高产良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作为新时代新农人,要兴粮、更要节粮,这也是现代农业的必答题。”魏代玲说,黑龙江各地正通过推广智能粮仓、提供烘干服务等方式减少粮食损耗,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多产粮、产好粮、广节粮,曾以餐桌上粗犷豪放著称的产粮第一大省,正在每一粒稻谷“小事”中,精算国家粮食安全“大账”,节粮爱粮的种子在黑土地上悄然生根、发芽。

  黑龙江省妇联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妇联与农业农村厅、粮食局、农科院等多个部门联合开展“巾帼兴粮节粮行动”,目前已举办兴粮节粮实践活动近百场,1万余户家庭参与其中。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多家船企实现订单突破 国产LNG船竞争力提升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信息部副主任曹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多家船企实现大型LNG运输船订单零突破,对中国造船业在大型LNG运输船领域实现产能提升意义重大。

·第一现场|见证一粒稻的生长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